- 胡少伟;郭泽元;金文粲;唐鹏飞;叶宇霄;潘福渠;
为探究丙烯酸酯共混聚氯乙烯管(ABR)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试验对ABR、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PVC-UH)和PN1.0 MPa型号的硬聚氯乙烯(PVC-U)管进行了多种温度条件下的压扁性能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3种管道在5℃环境中的偏角密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基于测试和试验结果建立了低温下的ABR管偏角密封性数值模型。试验和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ABR管的力学性能优于PVC-UH和PVC-U管,丙烯酸酯(ACR)改性剂的混入显著提高了ABR管低温下的压扁、拉伸和抗渗漏性能。在5℃的环境中,ABR管材的屈服强度为57.1 MPa,弹性模量为3 679.3 MPa,断裂伸长率为71.5%,环刚度为22.67 kN/m~2,环柔性良好。同时,在5℃的环境中,ABR管线接口处在0.4 MPa静液压和8°偏角位移的作用下依旧能保持密封性。
2024年09期 v.52;No.38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宇翔;张春辉;
随着摩擦材料领域对树脂性能要求的持续提高,对酚醛树脂的韧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使用3种热塑性树脂,包括聚酰胺(PA)、液体丁腈橡胶(LNBR)、液体羧基丁腈橡胶(CLNBR),分别对酚醛树脂(PF)进行增韧改性,制备不同热塑性树脂/PF配比的固化物试样。对复合树脂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比较分析3种热塑性树脂对PF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当热塑性树脂加入PF中时,其压缩率、变形率提高,压缩弹性模量、存储模量、硬度和热分解温度降低。PA与PF有更好的相容性,当PA/PF质量比为1∶10时,复合树脂具有最佳的增韧效果和热稳定性,其交联密度18 251 mol/m~3,玻璃化转变温度199.4℃,硬度123.12 HRR,压缩弹性模量1 953 MPa,压缩回弹性好,永久变形率低。
2024年09期 v.52;No.389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艳军;唐思阳;张恒慧;徐永平;李淑英;甄建斌;
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质轻且力学性能优异。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填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菌性能,常用于聚合物的共混改性。通过可控合成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氧化锌样品。为了探究氧化锌形貌对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母粒法制备聚丙烯/不同形貌氧化锌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测试和抗菌实验,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晶体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氧化锌的形貌和质量分数影响聚丙烯的晶体结构;聚丙烯/3%球状氧化锌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32.8 MPa;聚丙烯/5%四针状氧化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最高的抑菌率,分别达到71.6%和89.6%。
2024年09期 v.52;No.38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马子涵;王洪艳;袁少飞;张建;吴燕;
为改善高密度聚乙烯(HDPE)表面润湿性,分别采用氧气(O_2)和氮气(N_2)等离子体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以水(H_2O)和二碘甲烷(CH_2I_2)作为测试液对改性前后的表面接触角进行测试,分析了改性后表面润湿性变化,确定了O_2和N_2低温等离子体改善HDPE表面润湿性的最优工艺。进一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微观结构(XPS)对最优工艺处理前后HDPE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及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O_2和N_2等离子体处理后,HDPE表面润湿性显著提高,表面能增大,两种等离子体改善HDPE表面润湿性最优工艺分别为功率1 000 W、时间10 s、流速1.5 L/min(O_2),功率800 W、时间15 s、流速2.5 L/min(N_2);等离子体处理后,HDPE表面发生蚀刻现象,产生明显凹坑,并在其表面引入了含氧官能团C—O、C=O、O—C=O和含氮气官能团—C—NH_2、—C—NH—。N_2等离子体最优工艺处理对HDPE表面润湿性改善效果较O_2明显。
2024年09期 v.52;No.389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淑茗;梁雯霞;吴佳斌;
以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丙烯酸(AA)为单体合成SA/PVA-g-AA复合凝胶吸附剂,对凝胶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以Co~(2+)、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值、Co~(2+)/MB初始质量浓度、凝胶投加量等对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复合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20.896 7 m~2/g和8.069 08 nm,呈现多孔结构,有利于对Co~(2+)、MB的吸附。凝胶在60 min内对Co~(2+)和MB的吸附都达到平衡,且均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较好。pH值分别为3和7、凝胶投加量为0.15 g、初始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条件下,凝胶对Co~(2+)、MB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01%和98.78%。
2024年09期 v.52;No.38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欣;杨瑞宁;尚磊;张博;
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通过表面引发氧化-还原聚合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CNTs-PHEMA),再经酯化反应接枝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CNTs-PHEMA-gAO-e),最后以此改性聚氨酯(PU)网状泡沫塑料详细研究了CNTs-PHEMA-g-AO-e对PU网状泡沫塑料表观密度、力学、抗静电和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引发氧化-还原聚合和酯化反应成功制得AO-e接枝率为8%的功能化CNTs,随CNTs-PHEMA-g-AO-e质量分数的增大,网化前后表观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差先减小后增大,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压缩永久变形先减小后增大,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当CNTs-PHEMA-g-AO-e质量分数为4%时,PU网状泡沫塑料的拉伸强度为262.6 kPa,断裂伸长率为122.7%,定变形65%的压缩强度为8.6 kPa,压缩永久变形为15.6%。与直接添加AO-e的PU网络泡沫塑料相比,CNTs-PHEMA-gAO-e提升了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体积电阻率下降了10个数量级,同时耐老化性能得到显著增强。
2024年09期 v.52;No.389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爱文;王佳乐;訾皓然;闫宇航;郭洋;朱洪立;李俊;
以湿法纺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为芯层,以正硅酸乙酯和聚丙烯腈(PAN)为皮层,通过静电纺纱仪制备SiO_2/PVDF和PAN/PVDF两种纤维包覆纱,并将纤维包覆纱进行碳化处理,然后加入聚乙烯醇(PVA)中通过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气凝胶,研究两种纤维包覆纱对PVA基气凝胶压缩性能、隔热性能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包覆纱的加入能够增强PVA基气凝胶的抗压缩性,其中加入PAN/PVDF包覆纱的气凝胶其抗压缩性能最佳,压缩应力达到112.3 kPa,相比未改性的气凝胶提升了45%,且经过5轮压缩回弹实验后,恢复率仍能保持90%以上。此外,加入纤维包覆纱后,两种改性气凝胶的介电损耗性能均提高。其中,当PAN/PVDF包覆纱改性后的气凝胶厚度为1 mm时,其有效吸波带宽为1.08 GHz,最强吸收峰值达到-40.4 dB,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2024年09期 v.52;No.389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晓芙;吴盾;曹峥;成骏峰;王东;刘春林;
以α-甲基丙烯酸(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接枝改性聚乙二醇(PEG),得到PEG功能化产物(PEG-X),用其湿法处理17-4PH不锈钢粉末,结合聚甲醛/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POM/PP/HDPE)黏合剂制备粉末注射成型喂料,经注射、脱脂、烧结得到17-4PH烧结样品。讨论了PEG-X对17-4PH不锈钢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和烧结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结剂与17-4PH不锈钢粉末的相容性被改善,两者的表面张力下降,浸润性变佳,与POM接触角从116°下降到55°,其中PEG-BA处理效果最佳;喂料流变性能、注射胚力学性能均被改善;经PEG功能化处理的粉末烧结样品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改善。PEG-MA处理的粉末烧结样品拉伸强度从768 MPa提高到982 MPa,PEG-GMA处理的粉末烧结样品断裂伸长率从10.25%提高到15.90%。
2024年09期 v.52;No.389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驰宇;刘博;邓小波;鞠彬彬;刘建志;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且需求量巨大,但是其阻燃性能较差限制其在防火要求高的产品中的应用。为了提高ABS树脂的阻燃性能,通过前期试验发现,磷酸系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磷酸三苯酯(TPP)和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IPPP)]能够提高ABS的阻燃性能,并且与苯并噁嗪和磷酸氢锆形成新型ABS复合材料,通过测试复合材料的红热联用(TG-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释放速率(HRR)等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磷酸系阻燃剂会热解形成具有极强脱水作用的磷酸和焦磷酸,促使ABS-苯并噁嗪复合体系发生脱水炭化现象,形成炭层提高阻燃性能;双酚A型苯并噁嗪在复合体系阻燃性能中的表现明显高于苯胺型苯并噁嗪;磷酸氢锆的引入作为协同成炭剂,虽然有效提高了残炭率,但其层状结构可能对炭层的致密性产生一定影响。
2024年09期 v.52;No.389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松涛;郝春波;修忠海;李娇;肖大君;王宇;武天希;
冲击强度是聚丙烯树脂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采用悬臂梁形式测定聚丙烯树脂冲击强度前,测试样条需经注塑成型并制V形切口。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通过调整注射机的注塑条件及切口机对样条开口的切口强度,探究注塑条件及开口深度、切口弧度及切口根部曲率半径对两种无规共聚聚丙烯悬臂梁冲击强度的影响,以期为正确评定塑料材质的冲击强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降低聚丙烯的熔融温度、降低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减少保压时间可提升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悬臂梁冲击强度。采用不同的开口机对注塑后的样条进行开口,对样条冲击强度大小影响很大,且两种聚丙烯树脂的冲击强度变化趋势相同。切口深度较浅、根部曲率半径越大、切口角度越大,切口处应力和应变越集中,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悬臂梁冲击强度越大。
2024年09期 v.52;No.38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贺飞;卢子乾;李扬;郑轩;张永昌;
针对聚合物薄膜流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颈缩与哑铃边问题,采用仿真手段对薄膜流延过程进行非等温黏弹性模拟,研究拉伸比变化对薄膜的厚度与颈缩产生的影响,开展流延实验,验证仿真值与实验值的符合程度。结果表明:薄膜厚度变化表现为中心区域平稳,边缘变化较大,沿幅宽方向呈抛物线状,随着拉伸比增大,厚度逐渐减小;薄膜颈缩与拉伸比呈正相关,随着拉伸比增大,颈缩比例变化逐渐变缓;使用仿真模型得到薄膜厚度与颈缩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整体变化趋势一致,误差值均小于5%,为后续薄膜流延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2024年09期 v.52;No.38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敏;
橡胶材料是重要的减振制品原料之一,其反应活性较高,需通过硫化过程明显改善材料性能。相较于乳液加氢法、溶液加氢法和乙烯-丙烯腈共聚法制备的丁腈橡胶材料,以自由基乳液聚合技术制备的氯丁橡胶(CR)材料具备更优越的硫化性能。文章以黄原酸调节型、硫醇调节型、硫黄调节型CR材料硫化胶为基体,探究CR材料在减振方面的门尼黏度、门尼焦烧时间、硫化特性、摩擦性能、力学性能和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在减振方面,硫黄调节型CR材料硫化胶的门尼黏度、硫化程度、加硫指数、交联密度、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撕裂强度、回弹性指标值均最大,但门尼焦烧时间、门尼硫化时间、焦烧时间最短,存在较大加工安全隐患。黄原酸调节型CR材料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和撕裂强度力学性能指标均适中。硫醇调节型CR材料硫化胶的平均摩擦系数最大,脆性温度最低,动静刚度比值最小,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寒性及减振性能。因此,深度分析CR材料在减振方面的摩擦性能与力学性能,可为电梯领域震动控制技术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09期 v.52;No.38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姚明奇;荣静;段思雨;曹大力;
为提高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阻燃性能,以七水硫酸镁(MgSO_4·7H_2O)和碳酸钾(K_2CO_3)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晶型控制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三水碳酸镁(MgCO_3·3H_2O)纤维,采用硅烷改性后的三水碳酸镁纤维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EVA复合材料。通过万能试验机、极限氧指数仪(LOI)、热重分析仪(TG)、锥形量热仪(CCT)等,研究改性MgCO_3·3H_2O纤维对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搅拌速率为350 r/min、MgSO_4·7H_2O与K_2CO_3物质的量比为3∶1、SDBS添加量为理论生产纤维质量的3%的条件下,可制备分散性良好的MgCO_3·3H_2O纤维;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MgCO_3·3H_2O纤维可明显提高EVA的力学性能,当添加量为4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升至13.7 MPa,断裂伸长率提升至176%,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率大幅度降低,分别为231 kW/m~2和0.029 m~2/s。
2024年09期 v.52;No.389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静;王会;崔丽伟;时明如;
以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从绿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菌剂,制备抗菌性能良好的绿茶黄酮提取物/PVA薄膜。采用复合酶解法提取绿茶中总黄酮,测定绿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能力。将绿茶提取液与PVA按比例混合,用流延涂板法制成复合保鲜膜。结果表明:绿茶提取液与PVA的体积比为4∶6最为合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绿茶中总黄酮的还原力与吸光度呈正相关,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85%~90%之间,OH自由基清除率在25%~50%之间。绿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绿茶/PVA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8.60 mm,其抑菌效果更为显著。研究为新型食品包装材料提供新思路,同时实现了绿茶的综合利用。
2024年09期 v.52;No.389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世元;邸麟婷;秦晨元;王文英;魏福庆;许惠芳;
实验以钛系催化剂生产的小中空聚乙烯5831D、BL3和BM593三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结合三釜串联、双釜串联以及双环管的3种不同装置工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5831D、BL3和BM593的物性分析,探讨它们在不同装置工艺下的聚合性能和产物特性差异。其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毛细管流变仪等对3种原料进行表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不同装置生产的HDPE在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布、熔融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三釜串联的5831D相较于双釜串联的BL3具有更低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但分子结构较为复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Mw。不同反应器的产品分子量分布也不同,三釜反应器的分布更宽,更利于加工。此外,研究还涉及产品的熔融性能、结晶性能、热力学特性、剪切变黏稠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通过系统性的实验和分析揭示了这3种工艺在小中空聚乙烯生产中的优劣势。研究结果不仅对小中空聚乙烯的生产工艺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理解HDPE的合成机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2024年09期 v.52;No.38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寰;刘徽;
热和光等外界因素会造成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分子链断裂,从而降低其固有性能。因此,提高HDPE的耐久性以及抗腐蚀性对扩展其应用具有较大的意义。针对这一情况,试验采用硝酸改性的碳纳米管(m-CNT)作为填料制备了具有高耐久性的HDPE/m-CNT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m-CNT对基体的桥接作用,HDPE/m-CN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增加,并在HDPE/m-CNT-3中达到最大值。抗光热耐久性中,HDPE/m-CNT-3在经过96 h的老化后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下降率仅仅为5.5%和2.1%,表现出最佳的耐久性。m-CNT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增强HDPE复合材料的耐久性。
2024年09期 v.52;No.389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晨波;张小涛;
基于化学接枝法和熔融共混法,以再生聚苯乙烯(RPS)为材料基底、卤代磷酸酯(TDCPP)为阻燃剂、硼酸锌(ZB)为抑烟材料制备成卤代磷酸酯-聚苯乙烯-硼酸锌(TDCPP-RPS-ZB)复合建筑材料并进行表面官能团、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分析。表面官能团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接枝和熔融共混后,TDCPP单体和ZB成功混入RPS基底中。由力学性能分析结果可知,TDCPP的接枝使RPS基体的表观密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9.36%和33.33%,拉伸强度降低了13.39%。由阻燃性能分析结果可知,TDCPP和不同质量分数ZB的添加使TDCPP-RPS-ZB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分别提高至25.4%、30.1%、31.2%和32.4%,且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燃烧速率峰值降低,在燃烧过程中,总热释放量小幅降低,垂直燃烧等级最高可达V-1级。此外,添加TDCPP和不同质量分数的ZB后,RPS的生烟量从39.4 m2降低至33.1、28.1、31.0、21.8 m2,表明ZB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燃烧的产烟量。
2024年09期 v.52;No.38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汀铭;张权;
研究旨在利用不同粒径滑石粉增强改性聚乙烯(PE),探究不同粒径(小粒径777A,大粒径T84)滑石粉掺量对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粒径滑石粉制备PE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PE复合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当777A和T84滑石粉掺量为15%时,所制备的PE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别为5.93、6.01 g/10 min,表观密度分别为1.011、1.128 g/cm~3,拉伸强度分别为28.21、29.56 MPa,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89、92℃。较大粒径的T84滑石粉制备的PE复合材料的改善效果最优。
2024年09期 v.52;No.38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菁华;熊云山;
聚丙烯(PP)塑料的性能在光照和热的作用下会急剧下降。PP阻燃性能较差,因此限制其应用领域。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聚对苯甲酰胺芳纶纤维(ANF)作为填料制备了PP/ANF复合材料。ANF优良的耐高温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ANF的添加量为6%的PP/ANF-3样品具有最佳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方面,PP/ANF-3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37.8 MP和49.3 MPa,在所有样品中达到最大值。阻燃性能方面,PP/ANF-3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9.1%,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燃烧性能,具有较好的燃烧安全性。抗老化实验表明,PP/ANF-3表现出最佳的白度保持率以及最低的质量损失率,并且老化后LOI仅下降1.6%,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能。研究表明,ANF可以有效地用作PP填料,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2024年09期 v.52;No.389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青沙;
研究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CFRP筋)复合材料,研究CFRP筋的力学性能,分析CFRP筋在去离子水和盐溶液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CFRP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去离子水和NaCl溶液浸渍CFRP筋复合材料后,CFRP筋复合材料的质量变化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和弯曲强度保留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不断下降,NaCl溶液和高温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大。但是,在70℃NaCl溶液中浸渍90 d后,CFRP筋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和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88.6%和85.7%,说明CFRP筋复合材料在水或盐溶液侵蚀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因此,CFRP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2024年09期 v.52;No.38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文娟;陈静静;陈峙;
聚氯乙烯(PVC)作为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然而该材料阻燃性能不佳,易于燃烧。研究在PVC中掺杂适量的阻燃剂氢氧化镁(MH),对比了颗粒状(MHP)和片状(MHW)对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掺杂用量下,PVC/MHP的综合性能要优于PVC/MHW试样组。相比于PVC材料,PVC/40%MHP的弹性模量为2 080 MPa,增加了69.8%。PVC/30%MHP的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67 MPa,增加了26.4%。PVC/10%MHP试样的总放热量为11.6 MJ/m~2,下降了72.1%;总产烟量为0.06 m~2/kg,下降了92.9%;在600℃时,质量保留率为28.6%,热稳定性得到提升。
2024年09期 v.52;No.389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许明明;刘邦;
研究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备了高强度PMMA复合塑料混凝土材料,并探究不同PMMA掺杂量对复合塑料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材料的力学性能方面,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均随着PMMA掺杂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PMMA掺杂量为6%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各项性能也达到最优。复合混凝土材料在冻融前后以及高温的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其优异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说明制备的复合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9期 v.52;No.389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