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研究

  • 高韧、耐热PLA/PCL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杨皓然;黄柯柯;刘钢;刘双良;高丽君;崔静;周立明;方少明;

    以聚己内酯(PCL)为增韧相,分别以多元环氧低聚物(ADR)和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增容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制备反应增容PLA/PCL共混物。对各反应增容样品进行等温退火处理。结果表明:当PCL含量为20%,以ADR为增容剂,ADR含量为0.5%时增韧效果达到最佳,样品冲击强度达到50.7 kJ/m~2,断裂伸长率为206.7%;以LDI为增容剂,LDI含量为1.5%时增韧效果最优,样品冲击强度达到55.4 k J/m~2,断裂伸长率为143.5%。虽然L80A0.50C20和L80I1.5C20共混物在PLA结晶完全时冲击强度较未退火样品有所下降,分别为41.7 kJ/m~2和45.3 kJ/m~2,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退火使样品在80~100℃时仍旧具有较高的模量,韧性得到提高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2022年05期 v.50;No.36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废旧PP/PE混合塑料热解动力学研究

    范方硕;孙启坤;常天浩;吴翰;李林;尹凤福;

    在非等温条件下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混合组分进行热重实验,热解温度段选择3组不同起始、结束温度节点,探究同一条件下不同热解温度段的选择对热解动力学结果的影响。3个热解温度段选用全阶段、失重阶段的和快速失重阶段。利用无模型法研究PP/PE混合塑料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的条件下,利用模型拟合法得到3个热解温度段的机理函数。将无模型法得到的活化能作为逻辑参考,总结3个热解过程机理函数为随机成核随后生长模型,为混合塑料热解过程为一段式的热解设备的工艺参数、内部反应条件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50;No.361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聚苯硫醚/有机化氮化硼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王春要;王哲;李晨;甄卫军;赵玲;王世刚;黄胜兵;

    通过球磨、超声对六方氮化硼(h-BN)进行剥离预处理得到Y-BN,在水热条件下接枝十八胺(ODA),制备改性氮化硼纳米片(BNNSs-ODA)。以BNNSs-ODA为助剂,以聚苯硫醚(PPS)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PS/BNNSs-ODA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BNNSs-ODA添加量为0.3%,PPS2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较纯PPS分别提高33.48%和300.41%,PPS2冲击断面表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PPS2在质量损失率为50%时对应的温度比PPS0提高18.01℃,PPS2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相较PPS0,PPS2的最大放热温度从526.7℃提高至530.3℃。PPS2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率均大于PPS0,导热性能提高。PPS2结晶温度提高,过冷度大幅降低。在剪切场的作用下,BN的异相成核作用得到强化,显著提高PPS的结晶速率。

    2022年05期 v.50;No.361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融指LLDPE对UHMWPE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杨伟鑫;鄢瑞勤;李瑞海;

    采用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制备UHMWPE/LLDPE共混物。通过MFR、高压毛细管、SEM等分析UHMWPE/LLDPE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结果表明:LLDPE能够在一定限度上解开UHMWPE内部缠结,提高UHMWPE的加工流动性,并且高MFR的LLDPE对UHMWPE的解缠结效果更好。随着LLDPE-2320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屈服强度降低程度小,而断裂伸长率均超过800%。当LLDPE-2320添加量为10%,共混物屈服强度下降不明显,但断裂伸长率为812%。

    2022年05期 v.50;No.36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扩链剂对PBAT/TPS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宋浩;白楠;宋立新;金帅;张海潮;刘立志;史颖;

    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与热塑性淀粉(TPS)共混,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并改善加工性能,但二者相容性较差。以Joncryl型扩链剂(ADR)为增容剂,制备PBAT/TPS/ADR共混物并吹塑成膜,研究ADR含量对共混体系的分子量、热学性能、结晶行为、拉伸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中环氧基团能够与PBAT和TPS的化学键结合,提高共混物的分子链长度。适量的ADR降低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和排列有序性,从而降低PBAT的结晶度。ADR的加入能够改善PBAT与TPS的相界面,提升薄膜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降低薄膜的总雾度。当ADR的含量为1%,薄膜的拉伸性能最好,纵向(MD)拉伸强度提升至20.3 MPa,断裂伸长率提升至672%。但当ADR的含量超过1%,共混物的分子链断裂,导致薄膜的拉伸性能下降。

    2022年05期 v.50;No.36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酚醛树脂/玻璃纤维夹层结构材料热解机理与燃烧特性研究

    徐松涛;贾旭宏;杨晓光;马俊豪;

    民机内饰壁板主要采用酚醛树脂/玻璃纤维夹层结构材料,利用热重分析仪探究国产某型客机内部壁板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影响规律,利用锥形量热仪探究其在不同热辐射强度下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初始热解温度和终止热解温度均逐渐升高,热失重速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减小。酚醛树脂/玻璃纤维材料面板的热稳定性强于蜂窝芯。壁板材料热释放速率曲线出现2个峰,分别为蜂窝芯的燃烧和酚醛树脂的燃烧。热辐射强度从30 kW/m~2增至50 kW/m~2时,蜂窝芯燃烧的峰值从20.33 kW/m~2增至43.52 kW/m~2,酚醛树脂燃烧的峰值从3.28 kW/m~2增至47.36 kW/m~2,且峰值提升较显著。燃烧过程中O_2消耗量、CO和CO_2生成量均有所升高。

    2022年05期 v.50;No.36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炭黑协效Ni-Mo/MgO催化剂对PE/PLA催化碳化及阻燃性能研究

    赵彦娜;宋荣君;

    PE/PLA共混材料因具有生物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存在易燃性限制可降解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通过采取1种催化碳化的策略对PE/PLA共混材料进行阻燃。催化剂采用MgO负载Ni-Mo双金属催化剂(Ni-Mo/MgO),协效剂采用商业化的炭黑。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比例下Ni-Mo/MgO和炭黑可有效催化PE/PLA共混材料碳化实现阻燃。当PE/PLA为60∶30,Ni-Mo/MgO和炭黑添加量分别为5%,材料在900℃碳化率可达到50.7%,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总烟释放量(TSR)均大幅度下降。CB和Ni-Mo/MgO的加入,使PE/PL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强度提高。

    2022年05期 v.50;No.361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丝三明治结构纤维膜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韩琳;陶林娜;潘其营;陈荣源;张忠厚;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氟乙烯(PVDF/PET/PVDF)三明治结构纤维膜,对纺丝膜进行形貌表征、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研究纤维膜结构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层三明治结构纺丝膜的拉伸强度为1.64 MPa,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达445℃。将不同结构的纺丝膜在电解液中活化并组装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研究其电化学性能。5层纺丝膜(PETPVDF-5)的吸液率达2 818%,显著高于单PVDF纺丝膜。PET-PVDF-5在组装成锂离子二次电池后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2.16 mS/cm)、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4.85 V)以及稳定的循环充放电性能。

    2022年05期 v.50;No.36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热辐射通量下聚氯乙烯板材的燃烧特性研究

    叶邦土;

    采用锥形量热仪研究热辐射通量对聚氯乙烯(PVC)板材燃烧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水滑石(HT)对PVC进行改性处理,分析HT对PVC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辐射通量的增大,PVC的热释放速率平均值(HRRav)和热释放速率峰值(p HRR)显著增大,并与热辐射通量呈线性正相关。PVC的点燃时间(t_(ig))、达到p HRR时间(t_p)和熄灭时间(t_(ex))均随热辐射通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t_(ig)~(-0.5)、t_p~(-0.5)和t_(ex)~(-0).~5与热辐射通量均呈线性正相关。随着热辐射通量的增大,PVC达到CO和CO_2释放峰值的时间提前,释放量明显上升;总释放热和比消光面积缓慢升高。采用HT改性处理,能够较显著提升PVC板材的阻燃性能。

    2022年05期 v.50;No.36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加工与应用

  • 聚氨酯/炭黑微孔膜的制备及其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应用

    冯见艳;刘丽成;李鹏妮;陈浩聪;相红旗;罗晓民;

    采用PU/DMF/H2O湿法交换技术,制备聚氨酯/炭黑(PU/CB)复合微孔膜,探究浆料中的CB添加量对PU/CB微孔膜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测试(CMP),对比自制抛光垫(H-CP)与国产抛光垫(CH-1)的抛光性能。结果表明:当CB添加量为9%,PU/CB的耐磨性达到0.005 8 g/3 500r,其拉伸强度4.49 MPa,并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去除速率(RR)与粗糙度变化(ΔRa)结果表明,H-CP比CH-1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抛光性能。

    2022年05期 v.50;No.361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属化玻璃微珠对聚苯腈树脂性能的影响

    郭曼;王志航;董竞辉;赵哲;贾博文;李德恒;陈兴刚;

    聚苯腈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力学性能,较低的吸水率、热膨胀系数和介电常数,目前多数实验主要解决聚苯腈树脂熔点高和固化温度高的问题,针对提升吸波性等电磁性能的研究仍然有限。文章以聚苯腈树脂为基体,改性金属化玻璃微珠为填料,制备聚苯腈/金属化微珠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聚苯腈复合材料的密度与玻璃微珠种类无关。随着玻璃微珠质量分数的增加,聚苯腈复合材料的密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玻璃微珠的填充使泡孔结构更均匀,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水性。银颗粒在镍充当活性中心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沉积。镀镍/银微珠的介电损耗与镀镍微珠保持一致,而磁损耗数值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够得到提高。

    2022年05期 v.50;No.36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EO/硫酸钙晶须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王应明;李乾波;陈怡;肖耀;王奎;黄伟江;严伟;

    采用水热酸化法从磷石膏中提取硫酸钙晶须(CSW),利用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羟基活化CSW,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聚氧化乙烯/改性硫酸钙晶须(PEO/m CSW)复合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m CSW进行分析,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EO/m CSW复合薄膜的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 CSW添加量为3%,m CSW在PEO基体中分散较均匀,与PEO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较强,PEO/m CSW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m CSW能够减缓PEO复合薄膜的结晶速率。当m CSW添加量为3%,PEO复合薄膜热分解温度达到最大值(371.9℃)。较低m CSW添加量时,PEO复合薄膜的SEM断面表明二者间无明显界面,m CSW颗粒分布较均匀。

    2022年05期 v.50;No.36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碳化硅骨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

    刘曼姝;

    以晶硅切割废砂浆(CSW)为原料,通过冰模板法结合原位反应烧结获得三维碳化硅骨架,经真空浸渗法制备环氧树脂/碳化硅(EP/Si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 500℃时,获得反应最完全的SiC骨架。随着S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逐渐升高。当SiC质量分数为40%,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1.126 W/(m·K),相比纯EP提高563%,且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强率为11.58%。随着S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所提高。利用恒温加热平台,对EP/SiC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进行研究,EP/SiC基板相比纯EP基板呈现更优异的散热效果。

    2022年05期 v.50;No.36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淀粉/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王紫霜;夏发明;王晓广;王洪龙;

    为提升淀粉(St)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采用高压反应釜制备糊化St,以甘油作为增塑剂,以PVE作为高分子增容剂,将St与PBAT混合均匀,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制备St/PBAT复合材料切片,表征其宏观力学与微观相容性。结果表明:当PBAT含量小于30%,St与PBAT相容性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PBAT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PBAT含量大于30%,St与PBAT相容性变差且呈多相体系,复合材的力学强度降低。St与PBAT相容性显著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一体系是核心。按最优比m(St)∶m(PBAT)=70∶30制备复合薄膜,并测试复合薄膜的吸水性、透气性、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PVE能够有效增容St和PBAT,达到提高St含量的目的。

    2022年05期 v.50;No.361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流道特征尺寸对PP/MWCNTs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

    李萌崛;陈德平;陈营;郭丹;廖婷婷;张月龙;冉金刚;

    流道特征尺寸低于400μm的受限加工环境下,成型的制品在微观结构存在高度取向,有利于提高电磁屏蔽效能。以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PP/MWCNTs)为例,探究不同流道特征尺寸下PP/MWCNTs的微观形态,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当流道特征尺寸降低至100μm,剪切层比例高达81.22%。通过取向量化分析,流道特征尺寸从400μm降至100μm时,Herman参数(f)从0.103增至0.381。流道特征尺寸降低有助于提高电磁屏蔽效能,从18.09 dB增至20.94 dB。

    2022年05期 v.50;No.36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P-g-MAH含量对废旧PE/PP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张文才;郝晓刚;郑美军;张志敏;

    选取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RPE/RPP/PP-g-MAH三元共混物(TB),研究PP-g-MAH含量对T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的MAH能够与RPP/RPE的—OH发生酯化反应,PP-g-MAH的含量为7%时反应完成。随着PP-g-MAH含量的增加,TB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提高,PP-g-MAH含量在7%时达到最大值,与RPP/RPE相比,分别提高42.62%、62.78%、123.45%。PP-g-MAH含量在7%时,熔体流动速率(MFR)最小。PP-g-MAH含量在0~7%之间时,随着其含量的增加,TB中两相熔融温度的差值(ΔTm)不断减小。添加一定量的PP-g-MAH有效改善TB的相容性,宏观上表现为TB力学性能提高。综合分析,合理的PP-g-MAH含量是实现RPE/RPP废旧塑料混合物高值化应用的一种可行途径。

    2022年05期 v.50;No.361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纳米粒子浓度对直流电缆绝缘母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曾浩;高凯;王传博;朱智恩;杨黎明;

    通过制备3种不同粒子浓度纳米复合直流电缆绝缘母料,并将绝缘母料制备成直流料。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母料和直流料中纳米粒子的分散性,通过热重法(TG)、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剪切黏度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绝缘母料加工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下的体积电阻率、直流击穿强度以及空间电荷测试,研究3种母料对直流料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缘母料中纳米粒子的团聚方式主要是软团聚,且粒子浓度越高,产生的软团聚越多。制备成直流料时,软团聚体易分散成粒径较小的聚集体。当纳米粒子浓度从5%增至20%,粒子浓度的均匀性逐渐提高,绝缘母料的MFR值逐渐减小,一次熔融温度提高,二次熔融温度降低,而在较高剪切下的剪切黏度曲线变化不大。绝缘母料中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对直流料电气性能的影响较小。

    2022年05期 v.50;No.361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氢氧化铝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韩越;成鹏;王傲松;李建喜;刘汉洲;

    采用搅拌共混的方式将碳纳米管(CNTs)引入环氧树脂/氢氧化铝(EP/ATH)复合材料中,高温固化成形制备EP复合材料,探究CNTs的加入量对EP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测试、热稳定性测试(TG/DTG)、极限氧指数测试(LOI)以及锥形量热测试(CCT)等技术,对样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加入1.5份的CNTs能够使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LOI分别提升至56 MPa和24.30%。加入1.5份的CNTs使材料的导热系数从0.37 W/(m·K)提升至0.54 W/(m·K)。CNTs的加入有效降低材料的总释热量(THR)和总释烟量(TSP),加入1.5份的CNTs使THR由从92 MJ/m~2降至62MJ/m~2,TSP从2 187 m~2降至976 m~2。

    2022年05期 v.50;No.361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理化测试

  • HS-GC-MS法测定药用复合膜中15种溶剂残留量

    杜芹芹;

    为了检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中溶剂残留量,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HS-GC-MS)。采用Agilent DB-FFAP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对15种有机溶剂进行分离,在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IM)下进行检测。顶空平衡条件为100℃、60 min。结果表明:非苯类有机溶剂在0.1~1 017.0μg/mL范围内,苯类溶剂在0.01~107.4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 0,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00 1~0.025 0μg/mL,定量限范围为0.000 3~0.080 0μg/mL。回收率在74.58%~113.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7%~5.25%之间。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材料中溶剂残留量。

    2022年05期 v.50;No.361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辅助技术

  • 热压成型透明聚丙烯制备及表征

    安彦杰;姜艳峰;李瑞;吴双;姜泽钰;王宇;

    以T30S聚丙烯粉料为基础树脂,探究透明成核剂种类及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助剂体系,制备热压成型透明聚丙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热压成型透明聚丙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较大。当选择成核剂-1,其加入量为0.02%时,热压成型透明聚丙烯的透明性以及热变形温度最好,雾度降至17.3%,热变形温度达到108.0℃。由于成核剂的加入,热压成型透明聚丙烯的熔点和结晶温度显著提升,结晶温度从118℃提高至124℃。

    2022年05期 v.50;No.361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木质纤维结构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孟洵;李利芬;余丽萍;刘宝玉;曹岩;徐海龙;

    木塑复合材料(WPC)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耐腐性和力学性能等,应用前景广阔。木质纤维结构中表面化学极性、化学组成和纤维形态等对WPC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碱处理、接枝改性、偶联剂改性、酯化改性等化学方法,热处理、蒸汽爆破等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处理木质纤维,并分析WPC的力学性能,以期从木质纤维结构的角度探讨影响WPC力学性能的因素,为制备高性能WPC提供基础。指出未来应加强研究低能耗、易操作、高效率的木质纤维预处理方法,以降低木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

    2022年05期 v.50;No.361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浮纤”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刘建萍;康鹏;高达利;郑云磊;白红伟;傅强;

    玻纤增强聚丙烯(GFRPP)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在其制品的表面易出现“浮纤”(玻纤外露),严重影响制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文章综述近些年关于GFRPP表面“浮纤”的研究现状,总结“浮纤”形成原因,从调控成型加工工艺、复合材料改性等方面对“浮纤”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22年05期 v.50;No.36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磺化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研究进展

    李剑;孙静;张黎;李娟;秦舒浩;罗珊珊;高成涛;黄绍文;

    由于聚苯乙烯(PS)表面缺少功能性基团,使其无法负载功能性粒子。对聚苯乙烯进行功能化(如磺化反应)改性,能够较好地解决此难题。介绍以发烟硫酸、浓硫酸(98%)、硫酸乙酰酯和三氧化硫等为磺化剂,通过磺化反应分别对PS聚合物进行磺化改性。研究表明:—SO3H基团的引入能够拓展聚苯乙烯聚合物的性能。重点对磺化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分离性能、电化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磺化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22年05期 v.50;No.361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醚砜膜亲水改性研究进展

    兰佳宝;宋宏臣;孙秀花;

    聚醚砜膜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应用于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环境保护和食品工业等领域,但是其具有疏水性,容易造成膜污染、膜寿命降低等问题。文章介绍聚醚砜膜亲水改性常用的3种方法如,表面涂覆改性、表面接枝改性和共混改性法,综述近3年PES膜亲水改性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聚醚砜膜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研究表明:为得到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PES亲水材料,对改性方法仍需深入探索。

    2022年05期 v.50;No.361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芳香族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熊磊;黄景;陈笑天;余春梁;李双;李亮荣;

    全芳香族聚酰亚胺(AP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力学强度,但其存在难溶难熔、薄膜颜色发黄、介电常数偏高、气体选择透过性差等缺陷,限制API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介绍近三年国内外可溶性API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现状,针对提高API溶解性的改性方法进行综述,并总结此类API在微电子、光学器件、气体分离膜和医疗技术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在API结构中引入柔性基团、扭曲或非平面结构、含氟基团、超支化结构、卤原子、脂肪长链侧基和杂环等能够有效解决其缺陷。

    2022年05期 v.50;No.361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科技》杂志广告征订启事

    <正>2022年广告征集工作已经开始。本刊承接塑料行业全领域广告,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介绍等业务。选择《塑料科技》进行广告宣传的理由:(1)平台大,宣传效果好。《塑料科技》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行业领域知名、精品期刊;报道内容全,发行量大。(2)服务全,广告费用低。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杂志、网站和微信等纸媒和数字媒体宣传渠道。

    2022年05期 v.50;No.361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科技》对稿件的要求如下,仅供作者撰稿时参考

    <正>(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使用的单位符号和物理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来稿除正文之外,还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名称和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参考文献等。(3)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规定进行著录,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022年05期 v.50;No.36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订启事

    <正>《塑料科技》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全文收录期刊。《塑料科技》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期刊(AJ)、英国高分子图书馆(PL)、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22年05期 v.50;No.361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