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彪;周号;潘港元;伍志勇;张伟华;张军;唐纯良;
采用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TEGDV),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等硫醇和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制备了3D打印用光敏树脂。实时红外光谱表明,硫醇-乙烯基醚树脂体系光照聚合活性最高,巯基(—SH)光照聚合转化率和碳碳双键(C=C)转化率均可达90%以上。随着TMPT在树脂中的比例增大,—SH和C=C转化率都随之下降。X射线衍射表明,树脂的结晶度会随着TMPT含量增大,但聚合收缩也会相应地增大。拉伸实验表明,树脂的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也会增加。说明适度的结晶会有利于保持树脂的力学性能。热失重分析表明,树脂的热分解温度高于26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形貌分析3D打印测试表明,该类树脂成型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发现,树脂层间黏接良好,无明显分层。
2020年12期 v.48;No.34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羽航;林渊智;王凤琴;
以三羟甲基丙烷/乙酰胺为复配改性剂,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改性聚乙烯醇(PVA)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式表征了改性后PVA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同时分析了复配改性剂对PVA薄膜力学性能、透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改性剂的加入破坏了PVA分子中氢键作用,降低了PVA薄膜的结晶规整度,当复配改性剂含量达到40%时,PVC薄膜熔点降低至173.5℃,拉伸强度下降至9.7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至325.8%,氧气透过量提高至14.2 (cm~3·μm)/(m~2·d·kPa)。改性后的PVA熔点、薄膜储能模量、剪切应力、拉伸强度和气体阻隔性下降,断裂伸长率、平整度和柔顺性提高。
2020年12期 v.48;No.34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6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绍菊;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但PBS易燃烧,且热解过程伴随严重的滴熔现象,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采用3种添加剂:DOPO-HQ、AHP和自制改性高岭土K-U,将不同浓度的添加剂以熔融共混的方式与纯PBS混合制备复合阻燃材料。对比实验发现,3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LOI和UL-94阻燃级别,且改善滴熔现象,当K-U达到10%时,已无滴熔现象发生。TG实验表明,添加剂的加入对PBS材料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将LOI测试后的炭层进行分析发现,3种添加剂特别是DOPO-HQ和K-U的添加能促使PBS复合材料形成连续致密的炭层,从而有效阻止基材与空气的接触和热量传递,增强材料的阻燃性能。K-U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结晶速率,提高其结晶度,随着温度升高至700℃,复合材料逐渐转变为由C/P/N元素所组成的残炭。
2020年12期 v.48;No.34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柏芳燕;邢建润;
通过共混熔融挤出制备了聚氯乙烯/沸石粉复合材料,探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热稳定性和物理性能与复合材料沸石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沸石粉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烟密度明显降低,热分解性能明显提高;随着沸石粉含量的升高,复合材料氧指数和水平燃烧性能明显提高,沸石粉含量在8份以上时,复合材料能够成为不可燃材料,在10份以上时,复合材料能够在30 s内自熄;沸石粉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有一定提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冲击强度,过高含量会降低复合材料冲击强度。
2020年12期 v.48;No.34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芹;
制备了甘蔗渣纤维(BF)/碳酸钙(CaCO3)杂化纤维,并研究了杂化纤维的用量比对聚丙烯(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经NaOH丝光处理后,提高了BF与CaCO3的界面相容性,对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抗冲击性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BF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晶度方面,丝光处理BF复合材料的结晶熔融温度由183.4℃提高至212.8℃,较未丝光处理BF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明显提升;SEM结果表明,丝光处理BF,改善了BF与PP的界面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2020年12期 v.48;No.34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俊杰;
利用微波辅助合成L-半胱氨酸接枝晶须材料,探索原料配比、合成时间对复合材料接枝率的影响,制备了接枝改性晶须。探讨了接枝改性前后晶须对聚乙烯(PE)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与碱式硫酸镁晶须质量比为0.012:1,在微波中反应80 s,可以制得接枝率较高的改性晶须。相比于未改性晶须,改性晶须能够明显提升PE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进一步抑制复合材料断裂标称应变的降低。改性晶须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热变形温度。
2020年12期 v.48;No.34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华清;董晨;吴春芳;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及高锰酸钾(KMnO_4)溶液作为改性剂,分别处理甘蔗渣纤维(BF),并制备了聚丙烯/甘蔗渣纤维(PP/BF)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剂对PP/BF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KMnO_4后,对于BF表面处理效果明显,纤维粗糙度显著增加;采用KMnO_4作为改性剂制备的PP/BF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显著优于硅烷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制备的PP/BF复合材料;随着KMnO_4浓度的降低,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逐渐提高;吸水率方面,随着BF用量的增加,PP/BF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加,且KMnO_4作为改性剂制备的PP/BF复合材料,其吸水率明显低于硅烷偶联剂作为改性剂制备的PP/BF复合材料。
2020年12期 v.48;No.34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攀;
磷酸三甲苯酯(TP)、纳米二氧化硅与聚苯乙烯(PS)泡沫进行混融制备了PS阻燃泡沫。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不会影响PS泡沫原有的结构,并且在PTS-5中具有最佳的热稳定性。PTS-5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相比空白样增加了67.78%,在燃烧过程中保持了较低产烟量和放热速率。PTS-5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相比与空白样分别增加了36.56%和131.37%。较低的热导率表明PTS-5可以有效地用于建筑保温材料。
2020年12期 v.48;No.34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文俊;傅小奇;张宁;
通过构建PLA-增塑剂-增韧剂三元体系,固定增塑剂己二酸二乙二醇单丁醚酯(DGBEA)的质量比为8%,增韧剂甲基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TW)的质量比从0~12%,探究其力学与光学性能、结晶热力学、撕裂面的形貌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TW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和拉伸强度逐渐增强。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89.9%(MD)和285.4%(TD),弹性模量由1 720 MPa(MD)和1 728 MPa(TD)变为1 201 MPa(MD)和1 200 MPa(TD),撕裂强度增至129.9 kN/m(MD)和127.3 kN/m(TD),光学透射率和雾度值分别变为72.2%和22.8%。DSC测试表明,DGBEA的塑化作用与PTW的成核作用显著,促进了PLA的结晶,聚合物热稳定性能良好。撕裂面形貌出现明显的带状,表面越来越粗糙,由脆性形变逐渐转变为韧性形变。蛋白酶K的生物可降解性实验证明,复合薄膜的质量损失是纯PLA薄膜的90%左右,对薄膜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影响较小。
2020年12期 v.48;No.344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7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蒙红平;王会强;罗艳;
制备了聚氯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PVC/MOS)复合材料,考察了MOS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热变形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但是会降低复合材料的断裂标称应变。在一定范围内,MOS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但过高的MOS含量对冲击强度有负相关影响。MOS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阻燃性能,并且在含量大于10份以后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滴落性能。
2020年12期 v.48;No.344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姚明镜;唐璇;张春良;王胜;
以塑料风扇叶片为例,介绍了基于逆向工程和FDM技术的塑料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方法。通过将三维扫描仪采集到的叶片曲面的点云数据导入到Geomagic Studio软件中,进行了点云数据的处理,利用UG软件进行模型重建并利用误差分析处理得到重构的模型,利用FDM技术进行了塑件的快速制造并完成了塑件表面处理。实践表明,利用逆向工程和FDM制造技术可以进行快速塑料产品特别是复杂塑件的设计和制造,为塑料产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20年12期 v.48;No.344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辉;袁伟;王会叶;
制备了可用于海洋工程的聚乙烯/硅灰石(PE/硅灰石)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硅灰石的用量对PE/硅灰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灰石用量的增加,PE/硅灰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出现小幅度下降,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增大,硅灰石的最佳用量为20%。当添加20%硅灰石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比未添加硅灰石的试样分别提高了37.3%和13.2%。热变形温度随硅灰石含量的增多而显著提高,当添加20%硅灰石时,热变形温度比未添加硅灰石时的热变形温度提高了90.3%,表明硅灰石对PE/硅灰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具有有利影响。耐腐蚀性能分析表明:硅灰石的最优用量为20%,此时海水浸泡环境中PE/硅灰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下降幅度最小,浸泡28 d试样的拉伸强度比未浸泡的试样拉伸强度仅下降了0.5%,冲击强度仅下降了1.0%。因此,PE/硅灰石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年12期 v.48;No.344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晨;潘华清;吴春芳;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软质塑化聚氯乙烯(PVC)材料,并与发泡母粒共混后,通过具有微发泡功能的注射机进行二次开模制备发泡软质塑化PVC材料。考察了不同发泡母粒含量与开模距离对发泡PVC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开模发泡,可以制备泡孔均匀的低密度发泡软质PVC材料。调整发泡母粒含量,可以在不同开模距离下获得最优发泡效果。发泡后软质PVC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降低,冲击强度随开模距离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且通常在最佳开模距离下冲击强度最高。不同发泡母粒含量下最适开模距离不同。
2020年12期 v.48;No.34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龙杰;黄雪立;闫锦;
基于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E-44)和聚乙二醇混合反应制备乳化剂,环氧树脂和三乙烯四胺反应制备多胺固化剂,并将两者混合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结果表明:自制乳化剂性能良好且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较高,固含量为60%,乳化剂含量在25%和30%时,经离心后仍未破乳分层;多胺改性固化剂成盐率为20%以上,固化剂和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19时,固化剂稳定性能好,静置90天后,仍无明显的分层现象发生。将乳液和固化剂混合后制备得到水性环氧树脂,成盐率为20%,胺氢和环氧基物质的量比为1:1,初凝时间合宜,固化反应充分,交联完全,固化产物的性能最好;不同成盐率下固化剂最佳固化温度在54~59℃附近,树脂的失重温度稳定在280℃以上,说明水性环氧树脂耐热性高、机械性能好。
2020年12期 v.48;No.344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飞;
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并利用低压等离子体对膜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探究了空气和乙炔分别作为等离子体源时对改性PTFE膜的电容去离子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PTFE膜的拉伸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断裂拉伸应变呈下降趋势,而PTFE膜电容去离子性能逐渐增强。当乙炔为等离子体源时,改性PTFE膜最大吸附量、电容去离子性能、耐循环性能都优于空气作为等离子体源时的改性PTFE膜,并且拥有更低的能耗,能够制备高性能的改性PTFE膜。
2020年12期 v.48;No.344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世涛;杨蕾;
塑料土工格栅因具有良好的抗拉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填方边坡等加固工程中。但由于塑料土工格栅与土体间复杂的作用关系,外部荷载作用下塑料土工格栅对高填方边坡的加固特性仍未阐明。对塑料土工格栅加固的高填方边坡与未加固边坡的离心模型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观测了边坡沉降与土体位移。基于图像数据,分析了塑料土工格栅的加固效果及其拉伸特性。结果表明:塑料土工格栅对于高填方边坡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高填方边坡中所埋设的每一层塑料土工格栅都处于受拉状态,且在坡表附近受拉伸作用最为明显。塑料土工格栅对边坡的加固作用存在峰值临界点,该临界点位置与塑料土工格栅的埋设高程有关。在峰值临界点的坡内侧,塑料土工格栅的位移发展表现出受土体变形约束的特性。在峰值临界点向坡表一侧,塑料土工格栅明显限制了土体变形发展,有效减小了土体位移。
2020年12期 v.48;No.34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娟;
智能除湿机能够降低潮湿空气带来的细菌损伤,其外观影响着市场销量。利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对智能除湿机外壳结构进行了设计。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利用Moldflow软件研究了智能除湿机外壳注塑加工工艺,设计了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分析了塑件的翘曲变形情况。基于DOE试验法,结合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模具的最大翘曲变形进行了优化,使塑件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低了35.91%,并做了试模样品。塑件质量显著改善,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工艺参数,为其他类似外观造型设计和注塑加工制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020年12期 v.48;No.34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艳英;
地铁是许多大城市居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安全继电器是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的核心器件,其塑料外壳的品质对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以某型号安全继电器为实例,利用Moldflow软件对其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浇注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基于正交试验法探究了熔体温度、充填压力和开模时间对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找出了影响翘曲变形的关键因素,并对注塑成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对塑件的翘曲变形有显著影响,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使模具的翘曲最大变形量降低了5.54%,翘曲变形缺陷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20年12期 v.48;No.34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昱杉;肖盛聪;苏博;
户外运动摄像机的塑料壳体具有抗震、抗摔和辅助防抖及清晰成像的功能,对相机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以某品牌的户外运动摄像机为实例,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利用Moldflow软件设计了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影响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和充填压力对塑件的翘曲变形影响显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使所有效应造成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低了6.02%,翘曲变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20年12期 v.48;No.34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丽;
为了在含噪声情况下很好的提取注塑过程中注射机监测到的熔体温度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信号自适应去噪方法。在开展去噪之前应当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以防止离群点对VMD方法产生影响。之后对预处理过的信号使用VMD方法,按照中心频率的大小来对熔体温度信号进行分解。对信号分解的结果进行含噪情况分析,去除掉含噪较大部分,合并剩余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去噪后的熔体温度信号。为了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首先在模拟熔体温度信号的人造信号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模态分解的方法相比,本实验的方法去噪效果最佳。使用该方法对实际测量的熔体温度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可以很好地去除掉因仪器设备等产生的脉冲噪声,从而得到有效的信息,为后续的建模研究或进行精准控制奠定基础。
2020年12期 v.48;No.34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洪波;廖详刚;陈立;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对于塑料垃圾的检测识别,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One-stage目标检测领域中YOLOv2算法的塑料自动识别系统。系统构建了目标检测的神经网络,结合塑料垃圾公开数据集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实时塑料垃圾检测网络系统。同时,采用塑料垃圾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设置分样本准确率、召回率、综合平均精确率等评估参数进一步实现对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机器学习One-stage目标检测算法的塑料自动识别系统能够有效完成识别任务,综合平均精确率在87.3%左右,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环境中的塑料从较为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检测出来,对解决塑料污染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2020年12期 v.48;No.344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付;
为优化交换器外壳注塑工艺,应用计算机辅助、神经网络技术开展交换器外壳注塑模具的优化研究。设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通过深层次、并行卷积神经网络期望捕获抽象、多样化、非线性的翘曲特征向量。经仿真可知,当交换器外壳的模具温度50.6℃、熔体温度232℃、注射压力50.01 MPa、注射时间50.10 s、保压压力16.02 MPa时,交换器外壳具有较小的翘曲值。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Pro/E优化模具的注塑过程,通过模拟可知,当注塑位置为A时,交换器外壳注塑工艺具备较高的注塑效率、较优的保压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与参数优化模型的预测结果相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20年12期 v.48;No.344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方初;
针对注塑工艺参数对塑料齿轮加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塑料齿轮工艺参数的优化模型。通过Pro/E软件建立了塑料齿轮的参数化三维模型,在Plastic Advisor中选取聚丙烯作为注塑材料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塑料齿轮的中心位置为最佳注射位置,且注射位置对总注塑时间基本没有影响。距离最佳注射位置越近,最大塑化压力越大,最佳注射位置的最大塑化压力为0.35 MPa。最佳注射位置的低温分布最少,塑料熔体流动性最好,由温度产生的热应力也越小,保压能力最强。最佳注射位置的高级质量与中级质量塑料制品的比值比其他注射位置大。
2020年12期 v.48;No.34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凯;
为解决塑料光纤(POF)通信系统中传输带宽受限问题,使用CAZAC预编码辅助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提升POF传输系统中的传输速率,结果表明:使用CAZAC预编码可将POF-OFDM的误码率(BER)性能提升3 dB。
2020年12期 v.48;No.344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勇;江颖洁;徐彬泰;周洁;田安琪;马良;
为提升塑料光纤链路识别性能,设计了基于并行神经网络的塑料光纤链路自动识别模型,应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捕获塑料光纤链路信号的时空依赖特征,应用并行卷积神经网络捕获多样化、抽象、非线性的塑料光纤链路特征信息。经仿真,当批次样本量为30时,模型对10个塑料光纤通信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6%、95%、96%、95%、99%、96%、96%、97%、96%和95%,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6.1%,平均识别时间为5.8 s,明显优于骨干光通信网链路识别方案和面向多层次异构信息平台的数据访问链路识别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塑料光纤链路识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12期 v.48;No.34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大亮;
对塑料光纤通信链路出现故障时的传统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叙述。基于模糊Petri网理论,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中塑料光纤通信链路故障检测方法,为塑料光纤通信链路故障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经实验验证,基于模糊Petri网的故障检测方法准确有效,且与故障传统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20年12期 v.48;No.344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方方;
在对塑料成型生产线设备组成、框架结构、各部分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对塑料成型生产线能耗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采用了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 2.0作为实验平台进行模型构建,采用循环神经网络(RNN)进行生产线能耗预测模型的设计,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验证预测误差范围在1%以内,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捕捉到电能消耗的能耗波动,在误差范围内实现了模型的预测功能。生产线能耗的合理预测模型建立对于企业的绿色环保生产、低碳节能改造、合理分配加工生产任务具有一定的工程贡献与实用价值。
2020年12期 v.48;No.344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杨;蓝伟铭;张敏坚;
温度控制作为塑料挤出机工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决定了塑料挤出产品的质量。在工业过程中,塑料挤出机的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性,导致了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差的问题。为了提高塑料挤出机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本实验针对整体式料筒结合改进型格型联合处理器研究温度控制策略。由于改进型格型联合处理器的权值系数可以在每个回路内独立调整,故其能够达到很高的建模和控制精度。本实验采用改进型格型联合处理器对塑料挤出机温度控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控制器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2020年12期 v.48;No.34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