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研究

  • 热压工艺对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阁昊;赵雪松;李奇;赵雅婷;

    以再生高密度聚乙烯(PE-HD)、沙柳木粉和废旧橡胶粉为原料,KH550和Si69为界面相容剂,采用模压法制备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WRPC)。研究热压工艺对WRPC力学性能的影响,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WRPC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影响高度显著,热压压力对上述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WRPC力学性能相对较优的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70℃,时间9 min,压力5 MPa,此时WRPC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3.12 MPa、2 165 MPa、17.58 MPa和3.82 kJ/m~2。

    2020年10期 v.48;No.34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聚磷酸酯三聚氰胺在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中的阻燃性能研究

    赵光练;

    以聚磷酸酯三聚氰胺(MPP)、改性烷基苯酚甲醛树脂(MAR)为阻燃剂,通过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改善尼龙6/玻璃纤维(PA6/G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添加不同MPP/MAR用量的PA6/GF复合材料,通过测定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炭层形貌研究了二者的协同阻燃机理,并测试了PA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PP/MAR用量比为10/10时,LOI达到最大值29.3%,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热释放速率最低,仅为116.3 kW/m~2;添加MPP及MAR对于提高PA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作用。

    2020年10期 v.48;No.34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防护箱箱体注塑成型优化

    宋云雪;杨天亮;

    以某注塑防护箱箱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四项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塑件的最大缩痕指数为优化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利用注塑成型有限元分析获取试验样本,构建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得到各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注塑制品质量的影响规律。经方差分析、误差统计及残差分析检验后,通过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组合,使最大缩痕指数达到最小。

    2020年10期 v.48;No.342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热辐射强度下聚碳酸酯的燃烧性能研究

    王东辉;刘全义;李泽锟;李志法;

    采用锥形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研究了聚碳酸酯(PC)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C的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随着热辐射强度的增加(从40 kW/m~2增加到50 kW/m~2),PC的点燃时间和燃烧时间都有所增加;热释放速率峰值升高,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产烟率峰值升高,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明显提前;质量损失率增加,分解温度提前。此外,通过火灾性能指数(FPI)和火灾增长指数(FGI)评估了PC的火灾危险性,随着热辐射强度的增加,FPI降低,FGI增加。

    2020年10期 v.48;No.34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正交试验的注塑成型质量多目标影响因素研究

    覃清仪;范希营;曹艳丽;陈星翔;李英杰;李璐璐;

    显示器盖板属于薄壁注塑件,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翘曲、体积收缩等缺陷。针对此问题,研究注塑工艺参数对其质量的影响。基于Pro/E软件建立显示器盖板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Moldflow软件进行注塑成型仿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等条件下产生的翘曲、体积收缩。通过极差分析确定显示器盖板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各个因素对翘曲、体积收缩的影响程度。对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实际生产验证,有效降低了塑件的翘曲、体积收缩率,提高了制品成型质量,为同类问题提供了参考方向。

    2020年10期 v.48;No.34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棉纤维/氢氧化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赵新新;

    以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改性剂,将改性处理后的棉纤维(CF)与氢氧化铝(ATH)和环氧树脂(EP)共混,制备得到棉纤维/氢氧化铝/环氧树脂(CF/ATH/EP)复合材料。通过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剪切强度、极限氧指数(LOI)、热释放速率、抗紫外性能及拉伸断裂面微观形貌,分析了CF/ATH的用量比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F/ATH的用量比为20/3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LOI达到30.6%,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热释放速率为234.35 kW/m~2,剪切强度最佳为19.4 MPa,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紫外性能,可以制备得到综合性能较佳的高模量阻燃抗紫外纺织服装材料。

    2020年10期 v.48;No.34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建筑外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热工及阻燃性能的研究

    元晓;梁磊;赵丽丽;

    研究了改性石墨氧化物(GO)作为阻燃剂对建筑外墙聚苯乙烯塑料泡沫(EPSF)热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红外光谱(FTIR)分析、热重(TG)分析对改性GO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水平-垂直燃烧测试对改性GO添加入EPSF的燃烧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鳞片石墨的粒径越小,氧化程度越高,GO的层间距越大;TG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分解速率温度随着GO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水平-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表明,GO-MF改性EPSF的阻燃性能最好,水平燃烧UL94等级为HF-1,垂直燃烧等级UL94为V-0。

    2020年10期 v.48;No.34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防火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的研究

    马万里;薛泓林;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通过加入有机硅树脂制备具有高效阻燃防腐蚀性能的PVC电缆材料。由于有机硅树脂较好的相容性,改性PVC电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未发生明显的下降,仍保持在15 MPa以上。同时,热力学性能表明,5~#样品(有机硅树脂含量9%)的热力学性能最好。阻燃结果表明,改性PVC电缆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均高于纯PVC,并且5~#样品的LOI值最高可达27.3%,说明有机硅树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PVC电缆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PVC电缆材料在经过一定工作时间的老化腐蚀后,其拉伸强度和阻燃性能仍比较稳定,说明其相对于纯PVC电缆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2020年10期 v.48;No.34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LA/PBAT/Lubtop共混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武永爱;

    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酯(PBAT)/Lubtop共混纤维,研究了Lubtop对PLA/PBAT的增容效果以及PLA/PBAT/Lubtop共混纤维的各项性能。研究表明:Lubtop在300℃以下并没有从体系中析出,说明Lubtop能够很好并稳定地增容PLA/PBAT体系,PBAT的加入能够提升PLA的热稳定性。SEM分析表明,PLA/PBAT/Lubtop共混纤维表面整体比较平滑、排列整齐,但是在纤维断面可以发现少许缺陷。从线密度、断裂强度测试结果可以发现,PBAT可降低PLA的强度,但是PLA/PBAT/Lubtop共混纤维的韧性有所提升。

    2020年10期 v.48;No.34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瓷粉增强PP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袁媛;王为林;谢小山;

    实验采用熔融共混法,以改性陶瓷粉(CP)为增强填料,调节CP的用量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丙烯/陶瓷粉(PP/CP)复合材料,就CP改性前后制得的PP/C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及耐紫外老化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了PP/CP复合材料的邵氏硬度D、结晶度、微观形貌及耐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P经KH570改性后与PP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CP用量的增加,PP/CP复合材料的硬度及结晶度呈现增大的趋势;PP/CP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CP的增加而提高,磨损率则逐渐降低。

    2020年10期 v.48;No.34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ZnO纳米球结构对PLA基体紫外防护性能的影响

    尹力;王珂;刘海蛟;

    以ZnO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调控ZnO粒子的形貌,成功制备了ZnO纳米球粒子,从而改善了ZnO粒子的性能。将其加入PLA中,成功制备了PLA基复合材料。与纯PLA材料相比,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30%;由于ZnO纳米球粒子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PLA基复合材料的紫外防护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紫外光吸收率从18%降至2.3%,其热结晶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满足了PLA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为PLA基复合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10期 v.48;No.34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PP/PP-g-MAH/EVOH共混物流变和结晶行为研究

    罗大军;李杨;金先义;韦俊宇;秦舒浩;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相容剂,增容聚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PP/EVOH)共混体系。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PP-g-MAH含量对PP/PP-g-MAH/EVOH共混物流变和结晶行为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g-MAH含量的增加,PP/PP-g-MAH/EVOH共混物体系相容性逐渐改善,黏度、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先增加后减小。此外,随着PP-g-MAH含量的增加,PP/PP-g-MAH/EVOH共混物中PP相的成核温度(T_b)和生长温度(T_c)也逐渐向低温方向偏移,同时PP晶体后期成核速率和晶体长大速率逐渐减小。

    2020年10期 v.48;No.34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启事

  • 《塑料科技》对稿件的要求如下,仅供作者撰稿时参考

    <正>(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使用的单位符号和物理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来稿除正文之外,还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名称和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参考文献等。(3)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规定进行著录,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020年10期 v.48;No.342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科技》杂志广告征订启事

    <正>2020年广告征集工作已经开始。本刊承接塑料行业全领域广告,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介绍等业务。选择《塑料科技》进行广告宣传的理由:(1)平台大,宣传效果好。《塑料科技》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行业领域知名、精品期刊;报道内容全,发行量大。(2)服务全,广告费用低。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杂志、网站和微信等纸媒和数字媒体宣传渠道。请登录本刊网站,点击"广告合作"查询具体广告价目。

    2020年10期 v.48;No.342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订启事

    <正>《塑料科技》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全文收录期刊。《塑料科技》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期刊(AJ)、英国高分子图书馆(PL)、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20年10期 v.48;No.342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加工与应用

  • 长链支化聚丙烯的拉伸流变行为研究

    杜斌;王俊琪;陈商涛;张凤波;祝文亲;

    采用不同的拉伸流变测量技术研究了长链支化聚丙烯(PP)的拉伸流变行为。结果显示,在瞬态拉伸流变试验中,线型PP不表现出应变硬化,而长链支化PP及线型和长链支化PP的共混物则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行为,且应变硬化程度随长链支化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用熔融纺丝(Rheotens)法得到了长链支化对熔体强度和可拉伸性的影响,比较了长链支化和线型PP拉伸流变性能的温度敏感性,给出了拉伸应变速率对长链支化PP拉伸黏度的影响。

    2020年10期 v.48;No.34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POE增韧改性废旧聚丙烯研究

    李诚;胡志华;汪海;罗鹏;杨霄云;刘思杨;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废旧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RPP/POE),分析了不同底料来源、不同杂料、填料、加工工艺对POE增韧RPP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底料的RPP增韧后,缺口冲击强度明显高于均聚底料的RPP,杂料聚苯乙烯(PS)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会明显降低RPP/PO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对RPP/PO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影响不大,少量的LLDPE还可以提升RPP/POE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2%以内的碳酸钙对RPP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有小幅提升,超过4%后,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有明显下降。添加滑石粉后,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下降。加工温度和螺杆转速也会影响RPP/POE的缺口冲击强度,最佳加工温度为200~220℃,螺杆转速500 r/min。

    2020年10期 v.48;No.34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6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PA12/POSS/CNT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方新宇;张磊;黄晶晶;

    以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碳纳米管(POSS/CNT)为改性材料、尼龙12(PA12)为基体,制备了PA12/POSS/CNT复合材料,研究了POSS/CNT的用量对PA12/POSS/CNT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SS/CNT可降低PA12/POSS/CNT复合材料燃烧后膨胀率,PA12/POSS/CN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在POSS/CNT用量为12%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值(LOI)为31.8%,较纯PA12提高了42.6%;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产物自熄,烟密度等级仅为57。加入POSS/CNT有效改善了PA12/POSS/CNT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并提高了PA12/POSS/CNT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2020年10期 v.48;No.34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光热协同效应对PEEK纳米复合薄膜催化性能的影响

    雍友玉;

    通过对热塑性塑料聚醚醚酮(PEEK)进行磺化,并负载光热催化剂硫化铜(CuS)和光吸收剂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高效的PEEK/CuS/GO光热催化材料。磺化PEEK显著改善了CuS的分散性并提高了其比表面积。GO作为一种光吸收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吸光度,并且CuS的光热效应可以将红外光转化为热能。在紫外-可见光条件下,由于PEEK改善了CuS的分散性和GO的电子接收效应,使得PEEK/CuS/GO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以及循环性。在模拟太阳光下,由于CuS在红外光下的光热效应,使得转化的热能升高了体系表面的温度,从而使得光激发的载流子(电子及空穴)迁移速率增加,因而PEEK/CuS/GO表现出高于紫外-可见光时的催化效率。

    2020年10期 v.48;No.34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墨烯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纤维的回收利用

    旷水章;刘孟祥;王虎;

    传统的环氧树脂固化后会形成高度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这种致密的交联网络具有不溶不融的特性。为减轻环境压力,实验进行了高效回收石墨烯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纤维的探究。将石墨烯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浸入丙二醇中加热,丙二醇参与酯交换反应,将树脂聚合物断裂成小段并溶解。当丙二醇浓度为1 mol/L、温度为120℃时为最优的回收方案。回收的石墨烯纤维与复合前石墨烯纤维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差异不大,力学性能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仅略有下降。

    2020年10期 v.48;No.342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苯乙烯/铁掺杂氧化锌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陈今浩;张丽霞;陆旭冉;

    以聚苯乙烯(PS)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PS/Fe-ZnO复合薄膜,并以甲基橙和罗丹明B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微观结构显示,合成的Fe-ZnO颗粒为规则的六角棱柱,并且在PS膜上分散良好。由于PS和Fe的引入,PS/Fe-ZnO复合薄膜表现出较高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PS/Fe-ZnO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催化效果并且能够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去除,70 min后对甲基橙和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3%和80.2%。由于PS膜的束缚作用使得粉体流失较少,经过多次循环实验,其光催化甲基橙的效率仍保持在95%以上,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与环境友好性。机理研究证明,Fe-ZnO的催化增强是由于材料中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提高导致的。

    2020年10期 v.48;No.34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E/PLA可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刘曼;丁琼;谭陶然;

    利用溶剂挥发成膜法制备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聚乙烯/聚乳酸(PE/PLA)复合塑料薄膜,研究了不同的PLA添加量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相比纯PE薄膜,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提高,分别为33%和42%。PLA增强了分子间的交联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储能模量。生物降解实验表明,不同PLA含量的PE/PLA复合薄膜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纯PE薄膜。PE/PLA(60/30)在3个月内降解了24%,约为纯PE降解效率的4倍。

    2020年10期 v.48;No.34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9K]
    [下载次数:1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可用于海水淡化的PVDF/PANI光热蒸发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娜娜;

    利用多孔塑料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高吸光性的聚苯胺(PANI)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热效率的PVDF/PANI光热蒸发膜。光热蒸发实验表明,在经过2 h的蒸发后,复合膜的蒸发量达到了25 g,远高于纯水和PVDF膜;并且该薄膜在经过多次蒸发实验后仍然保持了较好的蒸发效率,说明该材料可以很好地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2020年10期 v.48;No.34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生物与降解材料

  • 热塑性木薯淀粉/SiO2复合材料回生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刘钰馨;梁泽升;范丽兰;庞锦英;蓝春波;谭登峰;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热塑性木薯淀粉/二氧化硅(TPS/SiO_2)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回生过程中TPS/SiO_2复合材料的熔融焓和熔融峰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晶型和球晶形态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热重仪(TG)分析TPS/SiO_2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并进行自然降解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回生时间增加,TPS/SiO_2复合材料的熔融焓增大、回生程度增加,热降解温度降低、自然降解率增加;球晶大小和晶型随着回生时间变化发生改变。在短期回生过程中,TPS/SiO_2复合材料以淀粉直链分子链结晶为主;在长期回生过程中,部分淀粉分子链发生断裂,有利于淀粉的回生程度提高,但随着回生时间进一步增加,淀粉分子链继续发生断裂降解,使得球晶结构完善程度下降。

    2020年10期 v.48;No.34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辅助技术

  • 基于Kriging模型的某汽车后保险杠注塑成型优化分析

    潘杰;苏小平;秦欣;

    为了提高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与效率,以某车型后保险杠为研究对象,在三维软件中建立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中建立浇注系统进行模流分析。以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保压压力为变量,翘曲变形量为目标量,进行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并构建Kriging近似模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将优化的参数代入Moldflow软件中进行模拟,得到的翘曲变形量降低了34.90%,优化结果良好,改善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2020年10期 v.48;No.34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网络的塑料编织机故障诊断研究

    李自纳;唐银敏;吴延艳;

    长短时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塑料编织机故障诊断法通过提取振动信号的能量矩,突出信号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特征,降低输入模型的向量维度。从多个特征向量构成的样本集中选择80%作为训练样本,训练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剩余样本验证模型的检测精度;以准确率、查准率和查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多组不同的振动数据样本,对BP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和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在不同样本中能够同时达到较高的准确率、查准率和查全率,其平均值分别可达95.69%、86.96%、96.89%,证明LSTM循环神经网络能充分学习具有时序特性的故障信息,对塑料编织机的故障诊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0年10期 v.48;No.34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直齿圆柱齿轮的静态传动误差有限元研究

    张建蓉;钱心筠;钱雄伟;

    根据金属齿轮建模法,探究塑料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误差建模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建立塑料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关系,分析齿轮啮合过程中总传动误差以及各种传动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传动误差的变化呈稳定周期性变化,弹性传动误差呈衰减周期性变化,齿隙传动误差的数量级最大,对总传动误差变化做出的贡献最大。

    2020年10期 v.48;No.34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宽约束型包装袋垃圾分类模型设计

    周晓莺;余梓唐;全秋燕;

    借鉴空域富模型高通滤波器、量化截断机制和卷积神经网络特性,设计宽约束型包装袋垃圾分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案八设计的2种量化截断机制捕获到2种约束型残差特征图,有利于特征汇聚;且应用设计的2种子卷积神经网络捕获到多样化包装袋信息,对包装袋垃圾的识别分类准确率为66.2%,高于传统HOG模型约6%。

    2020年10期 v.48;No.34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二自由度PID控制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楼天良;楼懋恩;蔡金亚;

    基于二自由度PID控制器的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二自由度参数整定。半实物仿真实验表明:改进遗传算法通过优化选择算子和变异算子提高算法搜索速度并保证全局最优性,具有更快的搜索速度和全局最优性,在最优参数的控制下液压系统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

    2020年10期 v.48;No.342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双模糊PID算法在塑料吹膜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索小娟;岳丽敏;

    建立了双模糊PID薄膜张力控制方案,完成塑料吹膜机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网络组态、软件设计;基于TIA Portal V13 WinCC软件,完成吹膜机HMI人机交互界面开发。利用Matlab软件和实验测试对传统模糊PID算法和新型双模糊PI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双模糊PID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及鲁棒性。

    2020年10期 v.48;No.342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助剂

  • 偶联剂改性对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王彩红;余秋豪;张少虎;李泽钢;杨步雷;鲁圣军;

    采用铝酸酯偶联剂对半水磷石膏微粉进行改性,并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共混物。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用量对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改性后,半水磷石膏微粉与PVC的相容性更好,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铝酸酯偶联剂达到1.5%时,共混物力学性能最佳。此外,铝酸酯偶联剂也改善了PVC/半水磷石膏微粉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2020年10期 v.48;No.342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0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工艺与控制

  • 应用自适应模糊-PI复合算法的塑料薄膜厚度控制研究

    谭顺学;何冬康;蒙坚;

    塑料挤出机工业系统中塑料薄膜厚度存在非线性及时变性问题,对塑料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了模糊-PI复合控制算法解决塑料薄膜厚度的复杂系统控制。为了增加控制器的自适应性,加入自适应因子构成自适应模糊-PI复合控制。仿真实验与传统PID控制器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器,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产生更小的超调量及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且当控制器达到稳定后,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产生的平均绝对误差远小于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更高的薄膜厚度控制精度。

    2020年10期 v.48;No.34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状态预测的塑料薄膜张力反馈控制器设计

    周奎;

    塑料薄膜工业生产过程中,张力控制系统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和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塑料薄膜产品的质量。为了提高塑料薄膜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动态性能,基于神经网络对系统进行状态预测,并利用预测的系统状态设计了反馈控制器。通过神经网络在线辨识动态非线性模型,构建了神经网络动态辨识器;运用泰勒级数展开法计算预测未来时刻的神经网络权值,并建立状态预测器;根据预测状态设计了塑料薄膜张力系统的反馈控制器;通过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反馈控制器能够明显改善塑料薄膜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及控制性能。

    2020年10期 v.48;No.34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压延机温控系统的PID控制方法

    周经龙;陈均;宋来建;

    常规PID控制器用于时变非线性的压延机温控时具有控制精度低、动态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改善常规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通过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的PID控制参数,在线实时调整PID控制参数获得压延机温控系统的高控制性能。同时,引入因子α作为控制器中衡量超调量和上升时间的权重,通过调节权重α的大小可以自由地对系统超调量和上升时间两个性能指标进行控制,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温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具有优秀的动态性能和高控制精度。

    2020年10期 v.48;No.34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评述

  • 溴系阻燃塑料脱溴研究进展与展望

    潘德安;邓强;杨飞华;李彬;郭连杰;谭哲;吴玉锋;

    溴系阻燃剂作为目前最有效的阻燃添加剂,主要以物理添加剂的形式添入各类塑料中。传统的溴系阻燃塑料处理方法会导致严重的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在处理之前或过程中进行脱溴处理。综述了从溴系阻燃塑料中脱除或定向富集溴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机械化学、水/溶剂热处理、热解、气化和燃烧等技术,并对未来溴系阻燃塑料的处理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0年10期 v.48;No.342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PS填充改性及其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

    朱二帅;李科群;倪苗苗;

    聚苯硫醚(PPS)作为一种高性能热塑性树脂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强度、导热率等通过填料改性后将会得到大幅提升。本研究总结了填料的类型和含量对PPS基体结晶度的影响;填料间形成的导热网络对PPS基体热学性能的影响;添加碳纤维等弹性粒子对PPS基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填料间的协同作用,通过在基体中形成的桥接机制对PPS的性能进行了提升。

    2020年10期 v.48;No.342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创新与拓展

  • PET废塑料对塑料混凝土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杨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是一种高聚物,主要用于纤维和塑料制品,如透明瓶、薄膜或片材等,将PET废塑料回收制造聚合物混凝土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做法。鉴于此,本文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了PET废塑料的粒径和替换率对塑料混凝土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ET塑料替换率的增加和PET塑料粒径的增大都会导致PET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PET骨料本身的疏水性,减少了养护时期PET混凝土试样水化反应所需的吸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PET混凝土的强度;PET塑料替换率的增加会导致PET混凝土混合料密度降低,最大降低了约20%,但是降低速度较为平稳;PET塑料的粒径变化对PET混凝土密度并无显著的影响。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PET废塑料颗粒,可以节省天然骨料,减少废料的处理,为PET废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2020年10期 v.48;No.342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塑料装饰应用

    姚文凭;李妲;肖蓉;

    近年来现代家居设计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被运用于现代家居设计之中。塑料装饰凭借优良的特性逐渐在现代家居设计使用,并受到人们的喜爱。本论简述了家居设计的发展,塑料装饰的种类及特征,分析了塑料装饰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及个别应用案例。塑料装饰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被现代家居设计师们进一步关注。

    2020年10期 v.48;No.342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塑料在现代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

    冯楠;黄蕾;

    塑料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成为当今社会中室内软装饰设计的首要选择。本文分析了塑料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特性,进而探讨了塑料在不同类型软装饰的应用实例,总结塑料在室内软装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塑料材料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影响与意义,希望以此促进塑料材料的发展与室内设计意义的思考。

    2020年10期 v.48;No.342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李宏刚;

    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改善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民众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塑料制品因具备美观、方便、便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各个领域。本文综述了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2020年10期 v.48;No.342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木塑复合材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刘宇;鲁睿;孙洪;

    近些年来景观规划设计进入旺盛的发展期,木材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和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学价值,在景观材料中总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天然木材的依赖,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资源,而且制约了景观设计的发展。木制景观需要在后期维护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其景观效果和安全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发现了天然木材的替代品。木塑复合材料同时具有木材和塑料的优点,既有天然木材的纹理,也比天然木材更稳定、更耐久。本文总结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合成原料和主要种类。从塑料种类和增强纤维两个方向总结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类别,特性以及运用方向。最后对木塑复合材料的运用要点进行研究与总结,从而期望对木塑复合材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有效运用提供新的建设思路与方法。

    2020年10期 v.48;No.342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产业关注度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演变研究——以中国塑料制品产业为例

    余丽;

    信息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塑作用,基于网络关注度和塑料制品产业发展水平研究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区域发展策略。本文(可删除)通过构建塑料经济发展水平和网络关注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中国塑料制品产业和网络关注度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塑料产业网络关注度呈上升趋势,网络关注度可变化类型主要为上升型、下降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中国塑料产业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发展增速可划分为高速增长型省域、中高速增长型省域和中低速增长型省域;塑料产业发展与网络关注度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呈现出区域差异的阶梯化的态势,整体结构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有向高等级提升的趋势;空间格局上则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

    2020年10期 v.48;No.342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遗传算法的注塑机机械臂优化研究

    魏建明;

    注塑机在塑料加工制造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低成本、易维护和易控制的需求,综合注塑机机械臂的工作情况和连杆机构的特点,设计了一款新型机械臂与注塑机配套使用。为了使机械臂能够实现最佳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杆长尺寸优化。建立了机械臂末端抓手的运动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利用Matlab对其末端运动轨迹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符合目标条件的各杆长度。建立了机械臂的三维实体模型,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通过Adams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实际轨迹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且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比较平缓,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

    2020年10期 v.48;No.342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塑料的易用性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熊丹;杨先英;李伟湛;

    本文通过对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塑料类型的分析、和应用在产品外观中给人的使用感受、产品功能和情感要素的研究说明,对易用性的分析以及塑料易用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体现来阐述塑料的易用性在产品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易用性的塑料材质产品不仅能有效引导使用者对整个产品的认知,给使用者更优越的使用体验,避免误操作的同时防止产品的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并且给使用者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使用氛围。通过塑料的易用性来提高产品自身的文化底蕴、审美趣味和使用功能,从使用群体的角度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进行设计,通过塑料的易用性设计产品并将产品更便捷的使用感受传递到用户。

    2020年10期 v.48;No.342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