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训美;于彦存;韩常玉;赵纯锋;
将中密度聚乙烯(MDPE)及碳纤维(CF)熔融共混制备了CF增强改性MDPE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及流变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CF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加入后,保持韧性同时能明显改善MDPE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结合SEM及流变分析,CF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且易成型加工。
2020年09期 v.48;No.34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王瑞;魏子朕;曹艳霞;杨艳宇;王建峰;王万杰;
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HDPE/EVOH/POE-g-MAH)三元共混物。固定基体HDPE与分散相的比例为70:30,考察了EVOH与POE-g-MAH含量变化时,共混物形态与力学性能、流变特性以及结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因EVOH与POE-g-MAH之间的反应,POE-gMAH能有效地调控共混物的形态和性质。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分散相形态从颗粒状和纤维状共存向全部颗粒状过渡,分散相尺寸变小,界面黏附力增强,HDPE的韧性得以明显改善。当HDPE/EVOH/POE-g-MAH为70:20:10时,三元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高为60 kJ/m~2,是纯HDPE的4.3倍,拉伸强度保留率为92%。
2020年09期 v.48;No.34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8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磊;邱明;徐凤煜;
通过旋涂法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薄膜上涂覆具有高效可见光催化活性的TiO_2/石墨烯光催化剂,制备了PET/TiO_2/石墨烯光催化薄膜。由于PET的存在,使得TiO_2/石墨烯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TiO_2/石墨烯和PET/TiO_2/石墨烯薄膜在可见光下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远高于商品级P25催化剂。这主要是由于TiO_2/石墨烯和PET/TiO_2/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较低的禁带宽度值以及较高的电子空穴分离速率。循环实验表明,相较于TiO_2/石墨烯催化剂,PET/TiO_2/石墨烯薄膜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5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朱希文;黄丽霞;
以聚乳酸(PLA)为原料,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炭黑(CB)和马来酸(MA),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了PLA基复合材料,并研究CB和MA的填充量对PLA基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B的加入大幅改善了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CB可作为阻燃剂改善PLA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MA的加入提高了CB与PLA基体之间的黏结性,过量的MA会对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当CB用量为20%、MA含量为5%时,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达到最优。
2020年09期 v.48;No.34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华清;董晨;吴春芳;
以BaTiO_3作为光催化剂,将其负载到石墨烯片(GR)上形成复合结构,通过气相沉积将聚吡咯(PPy)负载到GR/BaTiO_3结构上形成PPy包覆的PPy/GR/BaTiO_3光催化剂。分析PPy/GR/BaTiO_3光催化剂的形貌,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GR和PPy之间的强共轭效应,可以极大地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GR作为电子接收体,可改善材料中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因此,相比于PPy和GR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PPy/GR/BaTiO_3光催化剂降解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2020年09期 v.48;No.34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金霞;
将聚丙烯腈(PAN)和聚苯乙烯(PS)经静电纺丝和碳化制备出了碳纳米纤维(CNF),以PS为原料制得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为亲水修饰剂,经简单混合制备亲水性PSS/CNF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PSS已成功修饰于CNF表面,得到的PSS/CNF材料的亲水性得到了大幅改善;将PSS/CNF材料作为电极时,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高达199 F/g,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以一对PSS/CNF电极平行组装成的超级电容器去离子装置,在外加1.4 V电压时,可以达到16.9 mg/g的脱盐量,是由CNF组成的超级电容去离子装置脱盐量的1.5倍。且循环100圈后还能保持80%的脱盐性能,具备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范渊源;徐翔宇;刘波;
采用无机水泥填充聚苯乙烯(PS)泡沫,并重点研究了其对PS的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SO_4和MgO混合后制备的无机阻燃剂不仅可以提高PS泡沫板的阻燃性能,同时还可以作为增强相提高PS泡沫板的压缩强度。当MgSO_4:MgO:H_2O加入质量比为5:5:10时,PS阻燃板能较好地包裹PS颗粒阻燃层,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密度,适合于保温层和楼体建筑外层的应用。
2020年09期 v.48;No.34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平;
基于聚吡咯/TiO_2复合涂层,将该涂层覆盖在三聚氰胺海绵上,得到聚吡咯/三聚氰胺/TiO_2复合材料,用于可溶性和不可溶有机物的分离。聚吡咯/三聚氰胺/TiO_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光催化性能,在光照90 min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9%。同时,其可在复杂环境中去除水体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有机污染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处理具有潜在应用。
2020年09期 v.48;No.34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锦;
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PS/CeO_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最佳复合比例为0.5%PS/CeO_2。此外,PS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循环催化降解能力,3次循环后性能衰减率从30.2%(CeO_2)降低到1.49%(0.5%PS/CeO_2)。同时,对PS/CeO_2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OH和h~+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O_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较小。
2020年09期 v.48;No.34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黎明;
以吡咯(Py)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聚吡咯(PPy)导电粒子,通过PPy粒子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制备PLA基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Py可以与PLA基体呈现一种紧密结合的状态;PLA/PPy(5%)导电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为51.2 MPa、断裂伸长率为163.5%、电导率为4.12×10~(-5) S/cm。
2020年09期 v.48;No.34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翼;张庭瑜;王皓;
采用酚醛树脂(PR)浸渍高硅氧纤维(QF)并调控浸渍用树脂浓度,制备了不同树脂浓度的PR/QF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及热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R浓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残碳率均有提高;当浸渍用PR浓度为30%时,热导率达到相对较低值;随着PR浓度的增加,PR/QF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增大。PR/QF-3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较低的热导率,可满足高铁刹车片的性能要求。
2020年09期 v.48;No.34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丹;李良超;陈强;陈屿恒;廖增强;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A6为基体相、ABS为分散相的共混合金。并利用电子束辐照加工技术改性PA6/ABS共混合金,研究了辐照剂量对PA6/ABS共混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PA6/ABS共混合金的界面相容性逐渐得到有效的改善;力学强度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辐照剂量达到30 kGy时,具有较好相容性的PA6/ABS共混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26.8 MPa,弯曲强度34.3 MPa,冲击强度13.7 kJ/m~2;电子束辐照对PA6/ABS共混合金的晶型结构无明显的影响,但熔融结晶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到辐照的破坏。通过电子束辐照加工,解决了半晶PA6和非晶ABS共混合金制备过程中相容性差的难题,是高性能高分子共混合金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0年09期 v.48;No.34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策;徐建鑫;崔朋;张文佳;马玉莲;徐永巍;史瑞欣;
以Fe_3O_4@SiO_2粒子为磁性填料,合成了PUU/Fe_3O_4@SiO_2复合材料,并对PUU/Fe_3O_4@SiO_2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再加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_3O_4@SiO_2粒子含量的逐渐增大,材料热致形状回复所需时间不断缩短,当Fe_3O_4@SiO_2粒子含量为5%时,形状回复时间为134 s,形状固定率为100%,形状回复率为94.44%;当Fe_3O_4@SiO_2粒子含量为5%时,材料具有磁致形状记忆行为,形状固定率为100%,形状回复率为72.22%。PUU/Fe_3O_4@SiO_2复合材料具有可再加工性,随着Fe_3O_4@SiO_2粒子含量逐渐增大,材料再加工所需温度由69℃提高至77℃。
2020年09期 v.48;No.34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东萍;王书平;薛凤祥;
在废弃塑料轮胎基底中插入棉纤(CYs)/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制备高效的光热蒸发器,废弃塑料轮胎颗粒具有可成型性,可以有效地增加光热转化效率。MWCNTs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可以减少热量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从而提高蒸发效率。结果表明:在太阳光照强度下,CYs/MWCNTs光热蒸发器1 h的光热蒸发速率达到0.778 g,并且表面温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循环测试表明,该光热蒸发器具有较好的可循环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元伟;
制备酚醛树脂/碳纤维(PR/CF)及酚醛树脂/芳纶纤维(PR/AF)共混材料,并分析了纤维种类及用量对共混材料力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F的加入可明显提升PR的热稳定性,增强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不同的压力及滑动速度下,纤维占比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不断提高,磨损率则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同一配比下,PR/AF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高于PR/CF复合材料,磨损率则低于PR/CF复合材料;AF与PR间可形成结构紧密的摩擦层,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具有明显作用。
2020年09期 v.48;No.34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峰;徐延培;董恒强;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针对热塑性聚氨酯(TPU)阻燃的含有磷腈环的高分子阻燃剂——磷腈化聚氨酯(P-EIPU),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P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证实了目标产物为P-EIPU,同时,热重分析表明P-EIPU具有良好的热性能。通过P-EIPU对TPU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P-EIPU与TPU中均含氨基甲酸酯基团,相容性较好;当P-EIPU添加量15%时,TPU阻燃等级达V-0,LOI值为27.3%。
2020年09期 v.48;No.34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金柱;
通过Fe_2O_3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组成的混合塑料进行催化碳化成功制备了碳包覆零价铁(Fe@C)纳米颗粒。研究Fe@C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碳转化率等,结果表明:内核为零价铁的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直径为100 nm左右,碳转化率可达26%。将Fe@C材料制成电极,在6 mol/L KOH溶液中比容量可达到100.5 F/g,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以一对Fe@C电极平行组装成的电容器可以达到116 F/g的比容量,且在4 900 W/kg的功率下产生21.5 Wh/kg的能量。循环2 000圈后还能保持97.3%的性能,具备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洪晶;许辉;
为探究二硫化钼改性酚醛树脂中二硫化钼浓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烧蚀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比例的二硫化钼和酚醛树脂制成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密度、干燥收缩率等性能进行测试,观察酚醛树脂的微观结构,并分析其耐热与抗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硫化钼含量的增加,酚醛树脂的密度从0.63 g/cm~3增加到0.92 g/cm~3;质量烧蚀率由0.046 9 g/s减小到0.041 8 g/s;同时,MO/PF 0.3的室温热导率最低为0.037,说明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耐高温性等热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酚醛树脂。
2020年09期 v.48;No.34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玲维;
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环烯烃共聚物(CO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COC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C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在COC用量为4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 MPa和51 MPa;抗冲击性能随着COC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且缺口冲击能量值低于非缺口冲击能量值;COC用量为40%时,HDPE/COC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较纯HDPE提高5%;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HDPE和COC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导致黏度值逐渐降低;SEM分析表明,较少的COC可以在HDPE基质中均匀分散,形成连续相结构。
2020年09期 v.48;No.34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孟楠;
制备聚乳酸(PLA)/聚己内酯基聚氨酯弹性体(PCL-TPU)形状记忆共混物,研究DOP/Mesamoll复合增塑剂对PLA/PCL-TPU形状记忆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的加入促进了PLA/PCL-TPU地均匀热降解。同时,DOP、Mesamoll及DOP+Mesamoll复合增塑剂能够有效降低PLA/PCL-T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但DOP存在易析出的缺点,而Mesamoll的稳定性则明显优于DOP。综合增塑剂迁移率、TG分析和成本等多因素,复合增塑剂可替代单组分增塑剂得到具有低温响应的形状记忆共混物。
2020年09期 v.48;No.34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黎盛寓;
利用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悬架控制臂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环氧树脂/碳纤维材料和铝合金材料控制臂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B铰链处施加载荷激励,铝合金材料的应变远大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应变,说明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更大;在B铰链处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控制臂的位移对载荷激励的灵敏度更低;对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控制臂的B铰链处施加沿y方向载荷,随着载荷激励水平的增加,控制臂的最大应力近似线性增加;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控制臂的特征频率和角频率比铝合金材料控制臂的特征频率和角频率大,发生共振的概率较小,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0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罗成;吴文云;廖秋慧;黄涛;
以某汽车用芯片封装项目为例,基于响应面法试验设计,结合微芯片封装模拟软件Moldflow 2018,以芯片翘曲变形量为响应目标,对芯片封装过程中影响翘曲变形的因素(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进行试验设计。通过构建Box-Behnken试验设计模型,建立了模具温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和翘曲变形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构建遗传算法优化的适应度函数,利用Matlab 2016软件遗传算法GUI(工具箱),通过迭代计算,获得翘曲变形的最小值及最小值时的参数组合。然后对模具进行反变形补偿设计,进而达到设计要求。
2020年09期 v.48;No.341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晓凡;
利用Pro/E软件建立键盘基壳和键盘顶壳的三维模型,并对键盘外壳的注射位置进行仿真优化,研究不同注射位置的键盘外壳注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键盘基壳的注塑过程中,双注射位置的注塑效果最好。双注射位置的注射时间小于单注射位置,注塑效率更高,生产周期短,并且不易产生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冷却凝固的现象;键盘顶壳的注塑过程中,三注射位置的注塑效果最好,其总注射时间为1.06 s,注射压力为76.73 MPa,注射温度范围为139.84~240.03 oC。
2020年09期 v.48;No.34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泉;
针对时域故障信号难以诊断的问题,提出基于图的拉普拉斯矩阵变换的注塑编织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拉普拉斯矩阵变换将时域信号转化为图域,将时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思想引入图信号处理中,将转化所得图信号进行图像的傅立叶变换(GFT)得到故障振动信号的阶次图,根据所得阶次计算故障振动信号的故障频率,由此进行轴承的故障诊断。经仿真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将时域信号直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本实验方法故障识别能力更强。
2020年09期 v.48;No.341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玉婷;韦泽训;曲春梅;
应用长短期记忆递归神经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设计3个并行子网塑料光纤通信故障识别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3具备更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对塑料光纤控制板故障、电源系统故障、光端机模块故障、尾部纤维故障和单盘故障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0.85、0.74、0.82、0.77和0.80,高于模型1和模型2约2%~7%;模型3在500代达到收敛状态,损失值为0.02。研究结果可为当前塑料光纤通信故障的检测识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9期 v.48;No.34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伦;周洁;肖卫兵;
使用Pro/E软件建立了塑料锥齿轮的三维模型,基于Moldflow软件优化了锥齿轮的浇口位置,并对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注射工艺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收缩不均对总翘曲变形产生的影响最大。选取体积收缩率、缩痕和最大翘曲变形量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体积收缩率和缩痕的权重系数为0.2,最大翘曲变形量的权重系数为0.6。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从动锥齿轮的最优注射参数为熔体温度240℃、注射+保压+冷却时间36 s和保压压力80%,主动锥齿轮的最优注射参数为熔体温度240℃、注射+保压+冷却时间36 s和保压压力64%。
2020年09期 v.48;No.34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阳勇;苟坤;孙睿;魏娟;
针对注射机轴承信号进行故障诊断易受到工作环境中其他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对轴承振动信号提取故障特征的方法。对振动信号使用EMD算法以完成信噪分离,选取出高信噪比分量进行FFT算法变换,通过频谱图分析轴承故障位置。结果表明: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含有较大噪声的仿真信号和强背景噪声下注射机轴承故障信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通过FFT能准确诊断注射机轴承是否出现故障,二者结合达到很好的故障诊断效果,去噪效果明显,为其他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参考。
2020年09期 v.48;No.34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余大华;严文超;王伟奇;
塑料吹膜机的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滞后性,对塑料薄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三阶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引入辅助变量项来构造关于滑模函数三阶微分的标准动态方程,以消除传统滑模固有的抖振问题,并采用Lyapunov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对塑料吹膜机的温度控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滑模控制器,设计的三阶滑模控制器具有0超调、无抖振、响应快速的优越性能,能够更好地跟踪温度变化曲线。
2020年09期 v.48;No.341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方超;
提出一种包含压缩因子及模拟退火算子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弥补了常规PSO算法的缺点。同时,提出一种改进型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并用改进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替换薄膜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常规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效果及鲁棒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吹膜机塑料薄膜张力控制系统参数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2020年09期 v.48;No.34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5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粟艳;赵子良;韦泽皇;
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乡环境绿化建设发展较快,为满足绿化苗木日益增加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农业设施及技术兴起,加快生产绿化苗木进程。本研究采用园林苗木常用的扦插技术对4种园林苗木进行培育,探究塑料大棚对园林苗木培育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扦插60天后,塑料大棚下罗汉松、桂花、大叶女贞、喜树成活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9%、14.6%、13.6%和12.5%,主根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94.7%、55.6%、64.7%和10.7%,主枝条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5.2%、94.9%、92.7%和75.9%,塑料大棚下,苗木呈现存活率高、苗势壮、生根发芽快的特点。该结果可为园林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09期 v.48;No.341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邢晓静;
中国传统美学是对我国古代审美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从生命个体的角度直观地诠释了人的审美活动特征,独特又深刻地体现了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中国传统美学无论是从诗学方面还是传统艺术哲学,总体上都是通过审美直觉的形式。它们以意象为中心的潜在体系,根据人触发的感性器官产生的情感元素作为艺术效果的对象进行审美活动。本文对传统美学和塑料包装设计之间的联系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了传统美学在塑料包装设计上的应用,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具有传统美学气韵的塑料包装设计是简约而不简单;纯粹而不单调,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重视的,它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塑料产业的进步。
2020年09期 v.48;No.34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文雅;
作为透光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塑料因其透光性与建筑设计中的透明性审美需求相适应,并在许多成功的建筑作品中得到认可。本文首先论述塑料的透光性原理及其使用现状,其次梳理了建筑设计的透明性概念及其与塑料的关联性,而后通过案例研究,对国内外透光性塑料的具体应用情况与现有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可以看出良好的透光特性使得塑料能在建筑形式与空间设计的语义中体现具有自身性格的表达与特色。
2020年09期 v.48;No.34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艳艳;尹立芳;陈英;
塑料材料具有成本低,易加工等等优点在包装设计中应用广泛。在一些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中,塑料材料也被大量运用,通过这些领域的塑料材料包装的应用足以体现塑料材料的安全性。本论通过介绍塑料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发展包括塑料的种类及其应用领域,对塑料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食品,化妆品,药品三个领域中等塑料包装设计来探讨塑料材料的安全性,旨在促进塑料材料安全性的发展,促进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合理运用塑料材料,加强市场上塑料包装的安全性。
2020年09期 v.48;No.341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熊奇英;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餐饮业的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鉴于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餐盒、塑料袋等的餐饮附加品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现场调研及阅读的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各个指标的权重的确定,进而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供应商得分的综合评价。最后,以百胜集团的3家塑料制品供应商选择作为应用案例,结果表明供应商C的综合评价最优,B次之,A最差。明确了现阶段百胜集团应以供应商C为主要供应商,供应商B的企业信誉需加强关注,供应商A送货提前期及服务反馈时间需进一步改进。
2020年09期 v.48;No.341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0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美玲;
在岩石条件较差的矿体中,使用中深孔工艺进行爆破作业,利用高强度聚酰亚胺实心塑料组建成桁架结构,支撑切割巷道,利用聚酰亚胺实心塑料杆件填充施工完成的炮孔,形成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爆破过程中,炸药冲击波对成型炮孔的破坏,同时,聚酰亚胺实心塑料相互联结组成的桁架及组合梁结构能够起到临时支护的作用,确保在岩石破碎的情况下应用中深孔爆破的施工安全,同时采用了塑料作为临时支护材料,整体重量和成本均有所下降,降低了施工难度的同时,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2020年09期 v.48;No.341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