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晶;袁新强;王丹;张堃;蒋鹏;艾桃桃;
以聚磷酸酯(PPE)、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原料,原位本体聚合制备PMMA/PPE透明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PPE用量对PMMA/PPE透明复合材料可见光透过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PE用量增加,PMMA/PPE透明复合材料的在380~800 nm范围内的透光率有所下降,但均高于90%;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表面硬度均呈降低趋势,而冲击强度呈升高趋势,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逐渐转变为韧性断裂,其界面相容性良好;热稳定性能随PPE用量的添加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当PPE用量20%时,PMMA/PPE透明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好。
2020年08期 v.48;No.34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俊;盛海亮;田昊;张泽辉;聂伟;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聚己内酯/多壁碳纳米管(PP/PCL/MW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MWCNTs含量对PP/PCL/MWCNT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含量为2%时,PP/PCL/MWCNT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断裂强度为13.22 MPa,达到PP/PCL/MWCNTs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PCL的加入提高了PP的热稳定性,MWCNTs的加入阻碍了高聚物分子链的热运动,提高了PP/PCL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
2020年08期 v.48;No.340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昌辰;张凯;孙茜;徐言军;李爱香;
以次磷酸铝(ALHP)和聚磷酸铵(APP)为阻燃剂,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PUF)。研究了ALHP和APP单独及复配使用对PUF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以及ALHP/APP复配阻燃剂对PUF热稳定性能、拉伸强度、成炭性能和残炭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总添加量为25%,ALHP和APP的质量比为5:1时,LOI达到了28%。拉伸测试结果表明:ALHP/APP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PUF的拉伸强度。TGA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剂ALHP/APP的加入使PUF提前脱水成炭,增加了PUF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能与成炭性能。SEM观察结果表明:ALHP/APP的加入使得PUF表面形成了致密的膨胀炭层,有效地发挥了隔热、隔氧的作用,从而提升了PUF的阻燃性能。
2020年08期 v.48;No.34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强;秦凡;
通过熔压浸润工艺制备了连续长玻纤增强PA6复合材料,分别考察了PA6树脂流动速率、相容剂、粒子切粒保留长度对材料力学性能、浸润效果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树脂流动性可以提升玻纤的浸润效果,使用减链剂可以达到与合成的高流动树脂相当的流动特性,当减链剂含量超过1%时,冲击强度下降明显;相容剂种类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POE-g-MAH高温环境下热稳定性和活性不足,不适用于连续长玻纤增强PA6复合材料,POE-g-GMA可以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粒子切粒保留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粒子切粒保留长度超过12 mm时,力学性能开始下降,当粒子切粒保留长度超过15 mm时,性能劣化严重。确定当减链剂含量0.5%,POE-g-GMA添加量7%,粒子切粒保留长度10 mm时,各项性能达到最佳,与国外同类材料相比,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2020年08期 v.48;No.340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治国;郭福全;余东升;刘明;李开勇;胡鹏飞;
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乳酸基热塑性弹性体(PLATPE)聚合物,研究PLA与PLATPE的不同配比对PLA/PLATPE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A与PLATPE具有一定的相容性,而且PLATPE的加入降低了共混体系的T_g、T_m和T_c,但是对整个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影响不大。随着共混物中PLA含量的升高,热降解平台越明显,初始降解温度越高。制备的PLA/PLATPE共混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在T_g以下时,共混物的形变回复量很小,其形变回复主要在T_g以上时发生。PLA含量越高,PLA/PLATPE形状记忆共混物的形状回复率越高,PLA/PLATPE(10%)为最佳配比。
2020年08期 v.48;No.340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苗海强;高启程;王任;
以水泥砂浆为基体,聚乙烯醇(PVA)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PVA-ECC材料,研究PVA纤维掺量、水胶比对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应变-时间曲线及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PVA-ECC材料出现小幅度的收缩应变减小现象,各条应变-时间曲线基本重合。随着水胶比的降低,PVA-ECC材料的收缩均减小。水胶比对PVA-ECC材料前期的收缩影响较大,对14~28 d收缩影响较小。PVA纤维的掺入会降低PVA-ECC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减小水胶比来提高其抗压强度。且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试样抗拉强度呈上升趋势,即使加入少量纤维也可较大提高基材的抗拉强度。
2020年08期 v.48;No.340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宁丽平;
采用不同含量的硅烷作为添加剂,对氯磺化聚乙烯(CSM)进行了改性,并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纯CSM,硅烷改性后的CSM在低温和室温下都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其中S8样品冲击强度最大为35.6 kJ/m~2;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皆随着硅烷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改变趋势,相比纯CSM,S8样品分别提高了89%和18.87%。硅烷改性后的CSM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及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建筑物接缝材料之中。
2020年08期 v.48;No.34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光;鲁琪;张振闯;
以轮毂盖为例,分析了带有卡扣特征的轮毂盖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利用ANSYS软件完成了卡扣部分的有限元分析,得到卡扣结构参数、作用力、位移和应力等相关的数据,利用Design-Expert进行了二元多项式的回归分析,然后利用近似模型算法进行响应面分析,从而完成了卡扣部分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响应面法能快速有效地获得卡扣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最优解,优化后的轮毂盖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同时也为产品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提供了参考。
2020年08期 v.48;No.34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范立;
通过熔融法分别制备了含氯化聚乙烯(CPE)和氧化锑(Sb_2O_3)阻燃剂的PVC/ABS复合材料,探讨添加不同含量的阻燃剂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E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力学强度。在加入Sb_2O_3后,由于无机纳米粒子较低的热导率,使得燃烧过程中热传递较慢。热力学结果表明,CPE和Sb_2O_3阻燃剂能有效地提高PVC/AB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同时,CPE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Sb_2O_3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但由于不同浓度的Sb_2O_3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不同,其在高浓度下的冲击强度相比于纯PVC/ABS复合材料明显下降。
2020年08期 v.48;No.34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振清;高俊;刘颍;杨九维;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碳基复合材料,比较了二氧化硅(SiO_2)和石墨烯纳米片(GNP)对PEEK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堆积分布在PEEK基体中,而GNP在PEEK中形成了堆积片状结构;加入一定量的SiO_2和GNP均能有效提高PEEK的弹性模量,最大值分别为5.2 GPa和5.8 GPa;加入GNP可以有效提高PEEK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而SiO_2的加入则会降低抗拉强度;随着SiO_2和GNP含量的增加,PEEK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趋势;PEEK/SiO_2复合材料较PEEK/GNP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2020年08期 v.48;No.34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国栋;范鑫;
为解决微孔注塑工艺的不稳定等缺陷,以汽车座椅扶手海绵塑料制品为研究对象开展微孔塑料注塑过程的优化研究。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设计了微孔注塑汽车座椅扶手海绵优化数学模型,确定了工艺参数为模壁温度50℃、发泡剂为N_2、气体初始浓度0.4%、熔体温度210℃;采用Pro/E工具模拟扶手海绵的注塑过程,当注射位置为B时,扶手海绵不易出现翘曲、裂纹等缺陷。
2020年08期 v.48;No.340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宇波;成丽君;
基于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提出一种微塑料检测方法,通过对泥土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分离和提取,在红外光谱仪中进行光谱采集和分类。通过比对分类后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强度和数量,完成对微塑料颗粒的检测。测量k邻近分类结果的准确率和敏感度,使用ROC图对分类表现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红外光谱成像的微塑料检测方法对环境中微塑料颗粒物的检测准确率超过89%。同时,系统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鲁棒性等特点。研究结果对环境微塑料颗粒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0年08期 v.48;No.34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付翠彦;高秀哲;郑轶荣;
以废弃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原料,通过碳化-KOH活化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聚氯乙烯活性炭(PVCC)。考察了碳化温度、KOH浸渍比和活化温度对PVCC孔隙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浸渍比及活化温度的升高,PVCC的碘吸附值均显示出先升高后下降的特点,最佳的制备条件为:500℃的碳化温度、3:1的浸渍比和750℃的活化温度。在最佳制备条件下,PVCC的碘吸附值达到627 mg/g。扫描电镜(SEM)表明,活化后的PVCC的表面出现数量较多、孔径不一的孔隙结构;氮气吸脱附试验表明活性炭的平均孔径为2.566 nm,比表面积达到732.5 m~2/g,且中孔孔容占总孔容的58.58%。
2020年08期 v.48;No.34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玉小冰;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颗粒作为部分细骨料的砂浆和混凝土,并研究其力学性质,分析了LDPE细骨料对砂浆或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塑料颗粒部分替代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会降低砂浆或混凝土试件的干密度、抗压强度以及劈裂抗拉强度;随着抗压强度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也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降低;同时,在砂浆或混凝土中添加LDPE废塑料颗粒,可以节省天然骨料。
2020年08期 v.48;No.34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2020年广告征集工作已经开始。本刊承接塑料行业全领域广告,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介绍等业务。选择《塑料科技》进行广告宣传的理由:(1)平台大,宣传效果好。《塑料科技》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行业领域知名、精品期刊;报道内容全,发行量大。(2)服务全,广告费用低。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杂志、网站和微信等纸媒和数字媒体宣传渠道。
2020年08期 v.48;No.340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使用的单位符号和物理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来稿除正文之外,还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名称和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参考文献等。(3)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05规定进行著录,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020年08期 v.48;No.34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塑料科技》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全文收录期刊。《塑料科技》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期刊(AJ)、英国高分子图书馆(PL)、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20年08期 v.48;No.340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江坤;汪林林;陈红阳;
为解决塑料包装袋难识别以及难收集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提出一个轻量级包装袋分类模型。模型网络分为预处理层、特征提取层和分类层,且在预处理层模拟手工特征提取方式,应用SQUARE 3×3高通滤波器捕获丰富图像纹理特征。经仿真研究模型各层卷积核数量、卷积核尺寸、训练时长、批次样本数对模型的影响,方案6各层卷积核数量、尺寸和批次样本数分别为64、3×3和8,捕获丰富包装袋特征,具备最佳测试分类准确率0.730 5,较适用于实际包装袋分类工作,高于传统HOG模型约13%。实验结果可为当前包装袋识别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8期 v.48;No.34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学勤;董梦雪;马琳;
为提升塑料光纤通信安全态势诊断能力,基于Hadoop大数据平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塑料光纤通信安全态势诊断系统。基于并行多任务机制,设置并行任务数为16,批次样本量为20。对于系统中的诊断模型,设计3个分支网络,期望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非线性激活函数、长短期记忆网络捕获多样、抽象、非线性、强依赖性的塑料光纤安全态势特征。经仿真分析表明,本系统对于优、良、中、差、危5种安全态势级别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987、0.991、0.979、0.975和0.981,具备较少的建模时间和较高的诊断效率,优于当前的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诊断系统。
2020年08期 v.48;No.34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运军;
针对湖面塑料漂浮物识别问题,提出4个湖面塑料制品漂浮物识别模型。多通道模型1充分从彩图各颜色通道提取丰富塑料纹理特征,并凭借深层次网络捕获更多样化塑料特征信息,对湖面塑料袋、湖面塑料瓶、湖面其他漂浮物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3.41%、74.90%和81.52%;对塑料制品的识别精确率是0.88,具有较高的塑料识别可信度。多通道模型1识别准确率优于其他3个湖面塑料制品模型和传统HOG、LBP模型。实验结果可为当前湖面塑料制品漂浮物识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8期 v.48;No.34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玥;张辉;刘晓燕;
针对注射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时滞对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WGC方法实现的PI-PD控制系统。确定一个封闭的稳定区域,计算出凸稳定区域的中心,确定PI-PD控制器参数。该方法精确、计算量小且能保证系统稳定性。仿真案例表明,该方法优于现有的几种方法,能够快速达到稳定状态,可有效地抵抗参数扰动和负载扰动。
2020年08期 v.48;No.340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斌;李晓娜;杨苗苗;
聚氯乙烯(PVC)制备过程中,汽提塔温度控制精度决定了PVC产品的质量。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建立了自适应WLSSVM的PVC汽提工业温度模型,对离群点分配较小的权值以提高模型精度。采用传统WLSSVM模型和自适应WLSSVM模型对汽提塔温度进行对比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WLSSVM模型相比于传统WLSSVM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PVC汽提工业中温度的变化。
2020年08期 v.48;No.34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斌辉;张翔;杨金鸽;
基于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检测技术,利用单目视觉领域的单点多盒探测法(SSD),构建了针对小物体的目标检测模型,使用置信度误差与位置误差相结合的加权损失函数引导网络训练。研究结果表明:SSD算法在微塑料颗粒物的检测平均正确率可达89.2%。相比单一光学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同类目标检测方法,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自动微塑料颗粒物检测。
2020年08期 v.48;No.34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蕾;
合成塑料是室内空间装修设计中一种重要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概述合成塑料的相关概念,对合成塑料在室内空间装修设计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合成塑料对于室内空间装修设计的影响,合成塑料家具的运用,最后结合案例来说明合成塑料在室内空间装修设计中的运用。
2020年08期 v.48;No.340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彦名;白子玉;刘丹;
预测中国塑料制品的出口量,对于企业生产方向的把握及经营战略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提高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及增强现实适用性,提出一个基于ARIMA模型的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回归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在塑料制品出口量预测中的优越性。最后,给出2019-2021年的塑料制品出口量预测值及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08期 v.48;No.34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蒲又祯;杨通豪;杨杰;
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质轻、柔软的材料,可以替代部分构件用于汽车零部件,带动了车用聚丙烯的蓬勃发展。本文综述了聚丙烯材料的车用优势、改性研究、成型工艺及其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并指出了聚丙烯材料在汽车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发展方向。
2020年08期 v.48;No.340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0K] [下载次数:10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小慧;
因为食品塑料包装得不生锈、耐腐蚀性、不易碎的特点,已经在食品行业中广泛使用。其次,食品塑料包装设计的质量能够有效促进产品促销和品牌宣传。所以,对包装材料和技术进行研究,能够对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促进产品的宣传,使其在安全范围内存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食品塑料包装,充分考虑安全性设计存储时间预测模型,降低成本,提高食品塑料包装的制造周期、质量,其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已经具有显著成果。本文研究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塑料包装行业相互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未来食品塑料包装技术的开发使用。
2020年08期 v.48;No.340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佳璇;胡园慧;
相对于塑料的产生时间,现代展示设计理念是比较晚近的概念。与城市化发展脚步一致,各大商业空间、文化空间和公共空间等对展示设计的需求日益提升。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使塑料这种具有独特视觉特性和优点的材料成为现代空间展示设计中被应用得最为普遍的材质。展示设计中出现的塑料制品除成为装饰亮点以外,也与绿色环保设计观念相结合,更新了现代展示设计的概念,使展示设计不光注重展示产品、环境本身,而成为一种文化深入人心。本文即通过探讨塑料制品的视觉特性与优点,结合空间展示的类型,阐述塑料制品在空间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文化和经济效应。
2020年08期 v.48;No.340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