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慧林;张笑剑;于迅;陆书来;宋振彪;李齐;
ABS树脂冲击性能测试标准主要采用ASTM D256和ISO 180,对应测试样条的尺寸差异较大,不同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下得到的试验结果往往没有可比性。通过对比ASTM、ISO两种标准下ABS树脂的冲击性能,研究不同注塑工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产品冲击性能表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ASTM标准下的1/4''样条的冲击强度和ISO标准下的样条的冲击强度接近,ASTM标准下的1/8''样条的冲击强度测试值大于前两者;不同注射温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对ABS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牌号ABS树脂对上述工艺参数的敏感度不同。
2020年07期 v.48;No.33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蕾;
采用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并将改性后的HNTs(g-HNTS)在熔融混合过程中填充到PP/POM混合相体系,制备PP/POM/g-HNTS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及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PP/POM共混物,PP/POM/g-HNTS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硬度均有提高,且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分别为36.9 MPa和51.2 MPa,分别增加了13.8%和23%;PP/POM/g-HNT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热稳定性较PP/POM共混物有所提升。
2020年07期 v.48;No.33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晨;刘伟;李国东;
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纳米凝胶为载体,采用气息图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多孔薄膜,在其表面进行了Ag功能化,并对其形貌、比表面积及抗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PS多孔薄膜具有均匀的多孔形貌及较高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比表面积薄膜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水分从而释放抗菌物质;随着Ag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抗菌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在PS3中达到了最佳值,且经过多次的重复试验后仍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含银PS多孔薄膜的抗菌性能与Ag的释放含量有关。
2020年07期 v.48;No.33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殷万儒;申红望;林治涛;谭洪生;董抒华;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分子量分布规律变化的双峰聚乙烯(BPE),并采用高斯拟合对其分子量分布(MWD)曲线进行分峰处理,研究了低/高分子量级分相对含量(AL/H)对BPE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BPE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宽度及双峰位置均基本不变,只有双峰的相对强度规律性地变化;参数AL/H能够很好地定量BPE双峰特征和低高分子量级分的相对含量;AL/H值的增加,即低分子量级分含量的增大,可以明显提高BPE的结晶速率,但不会改变结晶成核和增长类型。
2020年07期 v.48;No.33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红;袁东进;王斯海;李平;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纤维土工网加固的高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工离心机开展系列外部荷载作用下,HDPE纤维土工网加固高填方路基的超重力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相较于单调荷载更易引起路面较大变形。路基变形程度随振次的增加而增大,可分为前期快速增长和后期缓慢增长两个阶段。循环荷载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区域是有限的,称为"变形区"。HDPE纤维土工网一方面有效限制了土体变形,减小路基竖向位移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得路基内部变形更加均匀化,有效限制了强烈的应变局部化,从而显著提高路基抵抗变形的能力。
2020年07期 v.48;No.33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一鸣;宋季岭;龙雪彬;杜西兰;秦舒浩;
采用无机粉体、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对聚丙烯(PP)进行复合改性,研究了共混物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了加工条件、皮纹对材料光泽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无机粉体能够有效降低材料光泽度,其中云母、滑石粉效果最好,但划痕处发白现象明显,同一类粉体对光泽度的控制性能和划痕发白现象呈正相关;SEBS能够明显降低复合材料光泽度,并且划痕发白现象不明显;滑石粉、SEBS体系能够对复合材料表面光泽度的降低、韧性的提高起到协同作用,并且对材料其他关键性能未出现拮抗作用。
2020年07期 v.48;No.33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柴利萍;
制备了硅橡胶(SR)/聚氨酯(PU)阻尼发泡材料,研究PU用量对阻尼发泡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门尼黏度,随着PU用量的增加,材料的硫化速率减慢,硫化时间延长;PU加入后对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影响不大;SEM分析结果表明,PU与SR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U用量增加,SR/PU阻尼发泡材料的受热变形会明显增加,对于材料的减噪、抗冲击具有增强作用。
2020年07期 v.48;No.33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兆贵;卢金帅;张在珍;
采用一步氧化偶联反应,通过1, 3,5-三(9-咔唑基)-苯(TCB)自聚制备了聚合物CBPOP-1,并引入1, 4-二氯苯作为连接单元与TCB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聚合制备了聚合物CBPOP-2,探究了连接单元的加入对有机多孔聚咔唑材料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以及X粉末射线衍射(PXRD)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热性能、结晶状态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利用比表面积测试仪对多孔聚合物材料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聚咔唑材料均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中CBPOP-2的比表面积达1 032 m2/g,通过添加连接单元得到的聚合物CBPOP-2,其比表面积及热稳定性相比CBPOP-1均有所提高。
2020年07期 v.48;No.33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鹤峰;
以聚氯乙烯(PVC)微塑料为吸附材料,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紫外光照对PVC进行老化,研究老化时间对PVC吸附MO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对不同老化时间的PVC微塑料进行表征,探讨老化时间对PVC微塑料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PVC微塑料表面产生裂纹和孔隙,使得饱和吸附量逐渐增加;同时,老化可以使PVC微塑料表面产生一定含氧基团,表面极性增加,与MO的相互作用力随之增大;当吸附MO时,随着老化时间延长,Freudlich模型的拟合度最好,表明老化PVC微塑料对于MO的吸附表现为不均匀吸附。且随着老化的进行,其饱和吸附量逐渐增加,最大为4.7 mg/g。
2020年07期 v.48;No.33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家红;宋卫中;崔鹏;
通过实验法研究了D301R树脂在不同初始pH值及不同阴离子的条件下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量,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301R树脂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加逐渐减小;NO_3~-、SO_4~(2-)、Cl~-、PO_4~(3-)等竞争性阴离子对Sb(Ⅲ)吸附结果影响不大,但SO_4~(2-)、PO_4~(3-)可以与Sb(OH)_6~-竞争吸附位点从而降低对Sb(Ⅴ)吸附量。动力学研究表明,Sb(Ⅲ)和Sb(Ⅴ)均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Sb(Ⅲ)和Sb(Ⅴ)的吸附均为自发吸热,吸附情况更趋于单分子层吸附。
2020年07期 v.48;No.33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2020年广告征集工作已经开始。本刊承接塑料行业全领域广告,各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企业介绍等业务。选择《塑料科技》进行广告宣传的理由:(1)平台大,宣传效果好。《塑料科技》杂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行业领域知名、精品期刊;报道内容全,发行量大。(2)服务全,广告费用低。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杂志、网站和微信等纸媒和数字媒体宣传渠道。请登录本刊网站,点击"广告合作"查询具体广告价目。
2020年07期 v.48;No.33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1)论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使用的单位符号和物理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来稿除正文之外,还应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名称和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参考文献等。(3)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05规定进行著录,格式如下:·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学位论文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020年07期 v.48;No.339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塑料科技》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和全文收录期刊。《塑料科技》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期刊(AJ)、英国高分子图书馆(PL)、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2020年07期 v.48;No.339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程;陈志新;裴东芳;徐晗;龚克;
为了缩短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的成型时间并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采用FDM工艺方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二甲醇酯(PETG)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两种线材进行3D打印,以成型时间、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为优化指标,设计了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三因素(打印速度、分层厚度、填充率)四水平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案。结果表明:PETG/ABS复合制件最优力学性能的参数组合是A4B1C3,即打印速度为30 mm/s、分层厚度为0.1 mm、填充率为75%。验证试验表明,拉伸强度为44.73 MPa、弹性模量为758.12 MPa、成型时间为113 min,优化参数后明显改善了力学性能,对双材料打印制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0年07期 v.48;No.33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远泉;程宁;李超;
针对注塑车间环境变量众多且难以综合监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注塑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感知子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和显示子系统共三个部分组成。感知子系统由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组成,用以采集注塑车间内光照强度及温湿度信息作为环境数据;网络通信子系统采用Zigbee物联技术搭建局域网,使用Zigbee网关服务器,将传感器的环境数据传输到显示子系统;显示子系统设计出相应上位机软件与移动端软件用以实时查询环境数据。选择多个注塑车间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注塑车间环境的温湿度及光照强度信息,使工作车间具有危险提前预防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020年07期 v.48;No.33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汤光恒;邓海波;汤大昶;
基于计算机视觉提出塑料成型缺陷多维检测模型,设计可捕获细致多维度缺陷特征的残差模块1和捕获抽象缺陷语义特征的残差模块2,将其依次叠加应用于模型残差网络中;设计改进版的空间金字塔池化,通过5个多尺寸窗口捕获55维塑料特征向量。研究表明:应用图像拼接数据增强方式和单缺陷优化方式可增强模型缺陷检测泛化能力,解决单缺陷检测性能差的问题。塑料成型缺陷多维检测模型对形成气泡缺陷、烧焦缺陷、开裂缺陷、变形缺陷、收缩缺陷和正常状态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0.98、0.99、0.99、0.97、0.98和0.98。
2020年07期 v.48;No.33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海鸥;
为应对一次性塑料垃圾难检测的问题,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次性塑料垃圾分类模型。该模型在预处理阶段模拟手工提取方式捕获线性和非线性残差信息,在残差特征学习阶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融合线性和非线性残差特征。仿真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残差特征具备较优的分类能力,深层次网络有利于融合各类残差且学习捕获高级语义特征信息,本模型的检测分类准确率为75.84%,优于传统HOG模型约8%。
2020年07期 v.48;No.33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健;
以聚乙烯(PE)为吸附材料,以自然水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Cu2+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改变PE微粒的直径,研究PE尺寸大小对吸附Cu2+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定仪对不同尺寸的PE微塑料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尺寸PE对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尺寸的减小,微塑料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吸附位点逐渐增多,对应的平衡吸附量也相应升高。在相同初始条件下,1、0.2和0.1 mm尺寸的PE微塑料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22、0.29和0.31 mmol/g,0.1 mm直径PE颗粒的饱和吸附量比1 mm的PE提高了近40%。对于吸附动力学试验,准二级模型更符合PE对Cu2+的吸附过程,表明该吸附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对于等温吸附平衡,Langmuir模型较Freundlich模型拟合得到的数据更符合实验结果。
2020年07期 v.48;No.33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1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韦超英;李海强;凌志梅;
基于深度Inception网络的包装袋检测模型,设计3个Inception模块,称为Inception1、Inception2和Inception3;设计多个方案开展检测性能研究工作。经仿真分析,方案七包装袋检测模型拥有8个网络层,在第1~3个、第7个网络层应用卷积核尺寸为3×3的标准卷积,在第4~6个网络层依次应用Inception1、Inception2和Inception3模块,获得最佳的检测准确率0.768 4。说明较前网络层的Inception1模块可捕获细致的塑料包装袋纹理特征;Inception2模块应用多尺寸卷积核和平均池化可捕获多样化纹理特征;较末端网络层的Inception3模块可对高度抽象特征进行特征变换和提取。方案七模型检测准确率高于传统HOG模型约12%。
2020年07期 v.48;No.339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莉莎;帅林;王雅蕾;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CO_2气化法成功制备了清洁燃料合成气CO及H_2。使用热重分析法对HDPE的热解及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材料的失重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在450℃左右,HDPE的长链开始发生裂解为低分子碳链,部分低分子碳链进一步裂解为小分子量挥发气体,此阶段材料的失重率达到80%;当温度达到900℃时,热解后剩余的焦样开始在CO_2气氛下气化。另外,红外光谱测试显示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量明显低于热解过程。为研究温度对材料失重率的影响,改变热解温度(400~550℃)和气化温度(900~1 100℃),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过程及气化过程原料的失重率均相应上升,主要是因为CO_2气氛下的热解过程及气化过程均为吸热反应,而温度的升高将推动反应正向进行。
2020年07期 v.48;No.33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红彬;麻丽明;王健;
以聚酰胺树脂为炭化聚合物,聚乙二醇为热分解聚合物,通过聚合物共混法制备了具有典型中孔结构的活性炭材料。通过改变聚酰胺树脂和聚乙二醇之间的质量配比,研究了聚乙二醇的含量对材料活性炭结构的影响,并对其形貌、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较高的比表面积(622.2 m2/g)以及较大的孔径(3.484 nm),质量配比2:1得到的活性炭材料显示出最高的比电容(281.54 F/g)。表明通过调控聚酰胺树脂和聚乙二醇之间的质量配比,可以有效改善相应活性炭的孔结构以及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020年07期 v.48;No.33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代辉;禅晓蕾;孙赵楠;刘骥翔;苏海佳;
为了有效解决不可降解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和发酵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以柠檬酸发酵废渣为原料,通过与成膜助剂共聚交联制备生物可降解地膜,探究了流延成膜制备工艺,同时解决了地膜成型过程中各项因素引起的性能稳定性问题,扩大了生物质可降解地膜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以实验室现有小型流延设备为基础,从成膜工艺过程中的基材、速度、厚度、干燥方式四个方面对柠檬酸渣成膜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成膜过程中最适基材为聚四氟乙烯板,最佳流延速度为10 mm/s,最佳流延厚度为0.45 mm,最佳干燥条件为传导干燥60℃。通过以上反应参数的优化,进一步稳定柠檬酸渣地膜的各方面性能,节省了能耗及经济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其实际应用率。
2020年07期 v.48;No.33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扈蓉;黄志凡;黄俊华;陈丽琼;李思源;
依据GB/T 19277.1—2011测试方法,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改性聚乳酸(PLA)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LA含量为80%以上的PLA/ABS共混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且经堆肥降解试验后的培养土的挥发性固体含量、pH值与试验前接近。
2020年07期 v.48;No.33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7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新记;侯进才;
通过曼尼希反应对木质素进行胺化改性,将其加入PLA基体中,成功制备PLA/LA复合材料,并探究胺化木质素(LA)对PLA/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和元素分析表明,—NH2已被引入到木质素中,成功制备了LA。通过拉伸实验可知,加入LA之后,PLA/LA的拉伸强度得到了提高,从40 MPa左右提升到了52 MPa,提升了30%,提升效果非常显著。同时,LA的加入,使得P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也得到改善。
2020年07期 v.48;No.33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蔡文良;谢艳云;汤超;
在导电塑料聚偏氟乙烯(PVDF)中引入TiO_2和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PVDF/TiO_2/GO复合材料。由于PVDF的引入显著提高了TiO_2的分散性,并且GO作为优良的电子接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PVDF/TiO_2/GO复合材料对太阳光具有较好的利用率,在不同光源下对四环素(TC)均具有较好的祛除效率,并且在降解过程中主要的活性物种为光生电子。
2020年07期 v.48;No.339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1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苗盈;陆忠华;李迎吉;王超;潘常春;
为实现塑料产品的快速还原和二次创新,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以挤牙膏器塑料壳体为载体,使用手持激光扫描仪获取产品模型的表面数据,应用Geomagic Design X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iemens NX软件进行正逆向混合建模,使用3D打印技术试制样品。
2020年07期 v.48;No.339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生阳;谷少朋;崔成;
以带输出反馈的二阶IIR滤波器作为控制研究对象,采用遗传算法作为IIR滤波器的权值优化算法,在给定区间内搜索全局最优解。针对阶跃输入信号和三角波输入信号进行注射位置控制仿真实验,验证基于权值优化算法的二阶IIR滤波器的位置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IIR滤波器能够实现0超调、快速动态响应以及高控制精度,并且具有很好的动态跟踪效果。
2020年07期 v.48;No.33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家明;
采用ProE Plastic Advisor软件研究了塑料注射机虚拟仿真系统,对汽车悬架垫片注塑工艺参数的仿真研究得到了不同注射工艺参数的动画。仿真结果表明:汽车悬架垫片的最佳浇口位置位于零件中心。选取最佳浇口位置为注射位置,汽车悬架垫片的总注射时间为1.24 s,最大注射压力为40.32 MPa,最大注射温度和最小注射温度分别为240℃和239.62℃。冷却过程中,注射位置附近的温差最大,高于平均温度2.92℃;距离注射位置最远的位置温差最小,低于平均温度1.67℃。基于注射机虚拟仿真系统,分析了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对塑料注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和注射时间都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注射时间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注射压力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2020年07期 v.48;No.339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劲松;刘克雨;
为提升塑料齿轮玩具工艺参数缺陷预测性能,应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提出2个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塑料齿轮玩具网络模型,称为模型1、模型2。经仿真分析可知:当批次样本量为8、训练代数为1 000时,模型2对体积收缩率、翘曲量的预测误差百分比分别为0.009 7%、0.010 2%,优于模型1;模型2对塑料齿轮玩具工艺参数体积收缩率、翘曲量预测精确率分别为92.146 8%、90.288 4%。说明模型2应用深度残差网络可提取多样化、抽象的语义特征,具备较小的预测误差百分比、较高的预测可信度和较高的预测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当前塑料齿轮玩具工艺参数预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0年07期 v.48;No.33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鸿雁;
采用改进型的二自由度PID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并提出一种含有早熟收敛判断机制且加入自适应混沌策略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用于二自由度PID控制器的参数自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及鲁棒性,适用于吹膜机温度控制系统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2020年07期 v.48;No.339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娄淑梅;陈志远;殷文英;张慧;任国栋;
以某一高压固定板为研究对象,把五大因素(模具温度、熔体温度、填充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作为优化目标,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变形作为研究目标,设计正交试验并通过Moldflow软件模拟仿真,然后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最终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模具温度70℃,熔体温度280℃,填充时间1 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90%,保压时间12 s。再次进行Moldflow软件模拟,得到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和最大翘曲变形分别为4.824%和0.632 mm,有效地提高了制品的成型质量,对于实际应用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020年07期 v.48;No.339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高科威;吕青;李何;谢诏光;
作为塑料中广泛使用的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醇)酯(DEHP),是一种毒性较强的致癌物质。由于塑料增塑剂的大量上市,DEHP在环境和人群中被普遍发现,由于其对人体有害的属性,在饮用水中广泛存在的DEHP已经成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本文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搭建模拟分析模型,结合过去DEPH对水质污染状况分析数据模拟分析并对模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据预处理。通过对10瓶饮用水样本数据的分析,利用线性插值得到91组带有内塑垫的饮用水分析结果,每组数据由DEHP含量和2-EH含量组成,将前63组数据作为模型训练数据,将后28组数据作为模型测试数据。经过模型模拟分析,实验测试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误差率平均值分别在6.28%和6.76%。分析结果可以为DEHP在盛水容器中产生的水污染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评估指标以及计算方法。
2020年07期 v.48;No.339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兴达;孙继梅;
当下塑料包装设计趋于国际化,传统图案元素成为凸显各国民族特色的标记,创新创造中国传统绘画图案成为当下设计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主要概述中国传统绘画图案的特点及类型,针对传统绘画图案在塑料产品装饰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并阐释未来中国传统绘画图案在塑料产品装饰中的发展前景和具体应对措施。
2020年07期 v.48;No.33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别治明;鲁艳蕊;
我国有着大量的木质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各种自然灾害都仍然保存完好,是我国珍贵的遗产。然而如今这些木构架古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对木构架古建筑进行保护设计刻不容缓。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运用于木构架古建筑保护设计中,对木构架古建筑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古建筑木构架的类型,木构架古建筑的保护原则与方法,以及木构架古建筑保护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希望能促进设计师对于新型材料的关注,促进新型材料在木构架古建筑保护设计中的运用,为木构架古建筑保护设计献上绵薄之力。
2020年07期 v.48;No.339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曦;李云鹏;苗兴国;
本文从对塑料的定义及其应用现状入手,分别阐述了塑料材料的概况,继而探索塑料材料在概念设计中的优势。此部分首先深入阐述了概念设计的核心内容,从塑料与概念设计有关的优缺点分门别类论述,详细研究了塑料的固有特性,以此为基础,将概念设计的核心与塑料材料的优势相结合,阐述塑料在概念设计中的几大优势,分别为塑料的质感、抽象性、创新性。然后,为详细说明塑料材料与概念设计在工艺品媒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例研究在概念设计中,探索了概念设计中塑料材料在工艺制品中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年07期 v.48;No.339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娟;
随着国家对文化领域层次的提升和对传统行业转型的支持,将文化元素融入塑料行业成为促进塑料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尝试。文旅事业的结合更加促进地域性因素介入本土文创产品设计当中。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当前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塑料制品的发展,包括其现状、优劣势分析,分析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创产品的设计特点及具体案例,并着重论述地域性因素在塑料文创制品设计中的应用,以求寻找到最佳的塑料文创产品设计方式。
2020年07期 v.48;No.339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丹青;葛朝晖;陈英;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室内装饰材料,开始要求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安全性以及特定特性。本文以对塑料的产生与发展简要阐述入手,将室内各部装饰场合进行大概划分,分门别类地研究了塑料在不用室内装饰场合中的应用,同时,以现有新型塑料材料的特性功能与室内装饰需求相结合,深入分析了塑料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方式。此外,为进一步阐述塑料复合材料产品在室内装饰中的具体应用,以木塑复合材料为例,深刻描述其性能特征及其与传统装饰材料性能对比,明确塑料及其复合材料产品在室内装饰材料上的应用的优势与广泛性。
2020年07期 v.48;No.339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胡新新;方飞;陈春兰;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以适应高数据速率和长距离通信。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信号的接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塑料封装的MMI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存在的兼容性可靠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塑料封装的低功耗放大器,使用GaN MMIC(氮化镓单片微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对共源放大器的电感反馈、对共栅晶体管的电容反馈、对噪声和输入阻抗匹配以及优化线性度和增益。设计方法适用于12-30GHz频带范围,使用成熟的SMD封装技术从而将芯片高度可靠地集成到塑料封装中,其产生的热噪声小,实现了低功耗和低噪声的优越性能。通过仿真测试,放大器在电源为4V且电流可变的情况下,在12-20GHz频带噪声系数(NF)为1.7dB,增益超过26dB;在20.5-30GHz频带噪声系数小于2.2dB,增益可达23.5dB。基于塑料封装的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和增益均符合预期,为无线通信网络放大器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2020年07期 v.48;No.339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西睿;
针对塑料制品注塑生产系统的生产工艺,设计了一套基于CAN BUS的混合混色注塑生产成型系统通信及控制方案,利用CAN BUS数据通信实现注塑生产系统的数据流回路和反馈闭环控制。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混合混色注塑成型的工艺需求,发挥了CAN BUS现场总线的可靠灵活优势,有效简化了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增强了注塑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对注塑生产具备现实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2020年07期 v.48;No.339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