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永仙;王吉辉;杜爱华;邵华峰;姚薇;黄宝琛;
研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及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对聚氯乙烯(PVC)性能的影响,并与丁腈橡胶、粉末丁腈橡胶、氯化聚乙烯改性PVC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环氧度的ETPI均对PVC有明显的增韧作用;与丁腈橡胶、粉末丁腈橡胶、氯化聚乙烯相比,环氧基摩尔分数为25%的ETPI对PVC的增韧效果最显著。
2008年05期 No.19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7 ] - 王宝星;张莉;赵季若;冯莺;
用自制的氯化聚氯乙烯接枝丙烯酸(CPVC-cg-AA)与NaOH中和制备出Na盐离聚体。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离聚体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CPVC-cg-AA与NaOH中和成功制备了Na盐离聚体;离聚体的力学性能随着体系中和度的增加而提高;在中和度为100%时,随着Na离子含量的增加,离聚体的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变化不大。
2008年05期 No.193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1 ] - 何彬;李迎春;
以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HDPE/HDPE-g-MAH/聚酰胺11(PA11)共混物,讨论了增容剂HDPE-g-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g-MAH的加入使共混物熔体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强,同时使共混物黏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减弱;随着HDPE-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先增加后减小,其含量为2%时共混物黏度最大。
2008年05期 No.19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8 ] - 赖学军;贺成;曾幸荣;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有机蒙脱土(NE/OMMT)纳米复合物与间苯二酚双(二苯磷酸酯)(RDP)复配作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ABS;研究了OMMT用量对ABS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A、XRD、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E/OMMT纳米复合物与RDP对ABS具有很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当OMMT、NE和RDP用量分别为0.5%、6.0%和9.0%时,阻燃ABS氧指数高达39.0%,且力学性能优良;OMMT的添加提高了阻燃ABS的热稳定性;OMMT经NE插层后,层间距明显增大,与ABS熔融共混后可产生部分剥离。
2008年05期 No.19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5 ] - 王少会;卢尚琨;任凤梅;徐卫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C/改性nano-CaCO3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转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VC/改性nano-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PVC/未改性nano-CaCO3均有所提高;PVC/改性nano-CaCO3复合材料在塑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扭矩及塑化时间比PVC/未改性nano-CaCO3均有所下降,其中超分散剂的改性效果最好。
2008年05期 No.19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9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5 ] - 李爱英;常杰云;程红见;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自制的低黏度高支化聚苯乙烯(HBPS)添加到高黏度的聚碳酸酯(PC)中共混改性,研究了PC/HBPS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复数模量都比纯PC低,损耗角都比纯PC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物的复数模量下降,损耗角增加;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都比纯PC低,随着频率的增加,复数黏度的降低程度变小。
2008年05期 No.193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4 ]